乡无可隐,朝无可居,叹七十衰翁,进退苦心应共谅;
和而不流,清而不激,比六一居士,文章知己有余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挽丁侍御联》。全诗分为两个部分,每句七个字,共八句。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

  1. 乡无可隐 - 指故乡没有可隐藏的地方,意味着诗人无法回到故乡。
  2. 朝无可居 - 指朝廷中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意味着诗人无法在朝廷中立足。
  3. 叹七十衰翁 - 指感叹自己已经年迈衰老,无法继续为国效力。
  4. 进退苦心应共谅 - 表示自己为国家考虑的进退两难之苦,应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5. 和而不流 - 意为文章或言论平和但不流于形式,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6. 清而不激 - 意为文章或言论清新而不过于激昂,保持一种温和的态度。
  7. 比六一居士,文章知己有余哀 - 将作者比作唐代著名文人欧阳修(六一居士),认为作者的文章虽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仍有一种余下的悲伤之感。

接下来看第二部分:

  1. 和而不流 - 意为文章或言论平和但不流于形式,保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2. 清而不激 - 意为文章或言论清新而不过于激昂,保持一种温和的态度。
  3. 比六一居士,文章知己有余哀 - 将作者比作唐代著名文人欧阳修(六一居士),认为作者的文章虽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但仍有一种余下的悲伤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联,通过赞美和哀悼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诗中的“乡无可隐”和“朝无可居”表达了诗人无法回归故土和朝廷的无奈,而“叹七十衰翁”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同时,“退而共谅”和“进而苦心”反映了诗人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所承受的内心煎熬。最后两句则是对亡友的悼念,通过“和而不流”与“清而不激”来赞扬逝者的文章造诣,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