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然坐高秋,谁可与欢者。
白云生几上,清泉绕榻下。
明月忽复来,呼童煮菜把。
【注释】兀然:安然自得的样子。欢者:同“欢聚”,指亲友相聚。几(jī):小桌。清泉:山涧水。忽复来:忽然又来了,即月亮从山头露出来。
【赏析】此诗写诗人独自在秋夜的静谧中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全诗语言平淡,意境高远,不事雕琢而自然天成。
首句“兀然坐高秋”描写了作者独坐在秋天里的情景。“兀然”是安闲自在的样子,“高秋”指深秋时节。这二个字写出了诗人在深秋时分的心境。他似乎超脱世俗,与万物融为一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那份宁静和快乐。
第二句“谁可与欢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里,“谁可”是疑问词,表示询问。“欢者”指的是能够与他一同分享欢乐的朋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他期待着有朋友能够陪伴着他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接下来的两句“白云生几上,清泉绕榻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白云生几上”意味着天空中的白云飘浮在小桌上,仿佛在为诗人作画。“清泉绕榻下”则形容山涧之水潺潺流过床前,给诗人带来了清凉之感。这两句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惬意和满足。
最后两句“明月忽复来,呼童煮菜把。”则表现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这里的“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它时而出现在山头或水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呼童煮菜把”描述了诗人邀请童子一起享用美食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当下的情感。他并不追求奢华富贵,只是简单地与亲朋好友共享天伦之乐,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