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宇无尘夜漏终,闲排瓜果小庭中。
今宵牛女情难尽,银汉横斜自远空。
碧空无云,月色如洗,夜已深沉,漏壶的水也终于流尽了。在庭院中闲放着瓜果,等待着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会。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一年一度的相会是一年中最大的盛事,他们只能在这一天见面,所以每年七夕之夜,人们都要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期盼着他们的相聚。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见,总是令人心旷神怡,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会,虽然不能长久,但每年的一次相见,却足以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碧宇无尘夜漏终,闲排瓜果小庭中。
今宵牛女情难尽,银汉横斜自远空。
碧空无云,月色如洗,夜已深沉,漏壶的水也终于流尽了。在庭院中闲放着瓜果,等待着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会。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一年一度的相会是一年中最大的盛事,他们只能在这一天见面,所以每年七夕之夜,人们都要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期盼着他们的相聚。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见,总是令人心旷神怡,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相会,虽然不能长久,但每年的一次相见,却足以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解析】 本诗是诗人在长期病中,以幽居为题所作。首联“一病三旬久”,点明时间之长和身体之困;颔联“无聊觉袖单”写自己因生病而感到无聊、寂寞,又觉得衣袖单薄,从而更衬托出自己的病重;颈联“幽鸟声愁听”写自己因心情烦闷而听到鸟声就感到愁苦;尾联“此身清似鹤,且自倚栏干”写自己虽然疾病缠身,但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依然像鹤一样清闲超脱。全诗抒发了诗人在长期的病痛折磨下,仍保持着高洁品格的情怀。
【注释】 一夜北风紧:一夜之间,北风刮得特别猛烈。紧:急。 开门雪满沙:大雪纷纷扬扬地落满了门外的地面。 铺阶都似玉:积雪把台阶铺得好像美玉一样。 着树即成花:积雪落在树枝上便结成了冰珠。 远近鸟声绝:远处近处的鸟儿叫声都已消失无踪。 纷:繁多。 微云谁共赏:细碎的白云没有人一起欣赏。 修竹自交加:修长的竹子互相交错着。 交加:交错。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冬日景色,诗人通过描绘雪花飘飞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首联“永夜不能寐,风声杂雨声”写出诗人因风雨骤起而无法入睡的心境,颔联“寒螀鸣萧瑟,檐马响凄清”写出了风雨之夜的凄清景象,颈联“世事难安枕,闲心且数更”抒发了作者对世事的感叹,尾联“何时天意转,泉石了余生”表达了诗人渴望解脱的心情。 【答案】 译文: 整夜不能入睡,听到风声夹杂着雨点。 寒蝉发出凄凉的叫声,屋檐下马儿发出的嘶鸣声音显得格外凄清。 世间事难以安宁
竹汗衫 注释: 挥汗真如雨,披衫爽气侵。——指汗衫因出汗后而变得湿润凉爽。 直宜高士着,清借此君心。——指汗衫适合高尚的隐士穿着,以表现其清高的品质。 织就丝纹细,穿成渔网深。——形容汗衫质地细腻且工艺精细。 竹林堪比洁,凉意自阴阴。——比喻汗衫的清爽舒适就如同在竹林中一样自然。 译文: 汗水仿佛雨水般流淌,汗衫让凉爽的气息渗入皮肤。 这汗衫最适合隐士们穿着,它的品质清新高雅。
春日游名园 胜地不易觏,闲游倍有情。 垂杨青已放,芳草绿初萌。 花傍峰根笑,泉从石隙生。 支筇循径去,独立咏诗清。 注释: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觏:看到。闲游:悠闲的游览。倍有情:更加有情感。垂杨:垂柳。青:指垂柳的绿叶。放:开放。芳草:香草。绿初萌:嫩绿刚刚发芽。花傍:花朵旁边。峰根:山峰下。笑:嬉笑。生:产生。支筇:拄着手杖。循径:沿着小路走。径:小径。咏诗:吟咏诗歌。清:清爽、清新。赏析
注释: 中秋无月:指中秋节没有月亮。 向夕竟昏暗:傍晚时分,天色已经变得昏暗。 登楼秋兴长:登上高楼,秋天的感慨无限。 但闻花雨细,空忆桂枝香:只听到细细的花雨声,只能回忆桂花的香味。 远有浓阴羃,曾无皓魄凉:远处有浓密的树荫,曾经没有明亮的月光清凉。 悠悠佳节过,蛩响满寒塘:漫长的节日即将过去,蟋蟀鸣叫声充满了寒冷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九日》,是一首咏叹中秋节的诗作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在分析时要注意诗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如“雅扇天然巧”中的“雅”,指雅致;“膏油制亦工”,“膏”是油脂,这里指用油脂制成的扇,工艺精巧。“游山聊蔽雨,看竹好遮风”一句,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对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词语和意象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时”是全篇的中心,从“感时”二字可知,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 “烽火频惊疾似电,江东大劫实堪哀。”首句写战火连天,烽火遍地,战争频繁,形势十分危急;第二句点明这场灾难发生在东南地区,即江东地区。这两句是说:战争不断
【译文】 遥望春天的阳光在碧空万里中飞翔,我独自漫步在溪水东边。 春波暖涨三篙绿,花影晴烘一色红。 粉蝶未粘芳草上,啼莺恰在柳丝中。 归家煮茗攒榆火,相对谈玄意不穷。 【注释】 清明日:指清明节这一天。 归成一律:指作者在清明这一天闲坐溪边,归途时写成的一首绝句。 韶光:美好的光景。 闲游:悠闲地散步。 步溪东:在溪流的东边漫步。 三篙绿:指水中浮萍和荷叶。 花影:指荷花的影子。 晴烘
【注释】 小山:指庐山。 桂花到处生:到处盛开的桂花。 浓香飘有意:香气浓郁,使人闻之心醉神迷。 冷露滴无声:露珠晶莹如玉,滴滴落下却无声响。 月落一庭碎:月亮西沉,庭院一片昏暗。 几树轻: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 夜凉金粟堕:夜深人静,月光下金黄的粟粒洒满庭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首句“秋气小山集”,写秋天的山色,山气与秋天融为一体,给人以萧索之感;接着写秋天的景物
【注释】 参禅:禅宗的修行方法,即参悟佛理。余事:除正事之外的闲情逸致。缠绵:形容感情深厚而难以割舍。小劫:指短暂的人生。窗:指华琼章遗址。古梅:指梅花。娟娟: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赏析】 “参禅余事话缠绵,小劫人间七十年。”此句中,“参禅”是诗人的修行方式,也是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余事”表示除了修行之外的一切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参禅过程中的深情厚意
丰姿清绝想来真,成佛生天总宿因。 剩有一钩湖上月,当年曾照阁中人。 此诗为清代诗人秦廷璧的《咏华琼章疏香阁遗址三首·其二》。全诗如下: 仙娥遗迹感沧桑,煮梦年华已渺茫。 料得蕉窗夜深坐,挑灯静展返生香。 注释与赏析: - 丰姿清绝想来真:这里描述了华琼章(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的风采清新脱俗,令人难以忘怀,仿佛真的存在于世。 - 成佛生天总宿因
【注释】 “仙娥”: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遗迹”:指遗址,废墟。 “煮梦年华”:指梦幻般的年华已消逝。 “返生香”:指焚烧的香炉中燃起的香气,也喻指神仙所居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今、吊古伤今的诗作。首句“仙娥遗迹感沧桑”,以历史变迁为背景,感叹仙娥的遗迹已经历经了沧桑变化;次句“煮梦年华已渺茫”,以虚幻的时间为背景,感慨青春时光已经变得遥远而不可追回;第三句“料得蕉窗夜深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对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以及诗歌所运用的语言等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九十韶华欲换新”的意思是九十个春秋已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流莺呖呖唤声频”的意思是黄莺啼鸣,频频呼唤春天的到来。“落花满地无人扫”的意思是落花满地没人打扫
【注释】 1. 遥知此去向云中:知道它飞向了高远的云天。遥知,知道。2. 借得封姨一点功:是说风筝借助了天上的风力。封姨,神话传说中的神女,这里指天空中的风神。3. 只恐急风吹线断:恐怕被突然刮起的大风把风筝的线弄断了。4. 飘落小栏东:风筝随风飘落到小亭子旁边。5. 赏析: 这首诗写风筝。诗的前两句是说,知道它飞向了云天,是因为得到了天上风神的帮助。后两句则是说,担心突然刮起大风吹断风筝的线
东南世界遍烽烟,怅望归舟竟不旋。 困守青毡君薄命,叨陪函丈我无缘。 工愁身比寒梅瘦,多病踪随独鹤眠。 如此才华埋地底,教人焉得不凄然。 注释:东南世界遍地烽火硝烟,望着归途的船只竟然不能回转。被困在寒冷的北方,你的命也够可怜的,我只能陪衬着你,却无法与您同行。我像那受尽风霜的梅花一样感到愁苦,我的行踪如同那独行于荒野的孤雁。你的才华深藏不露,就像地底下的宝藏,让人怎么能够不为之动容,感到凄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