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城南放棹时,芳郊蜡屐纵寻诗。
白鸥天外花如浪,黄蝶风前酒满卮。
晴絮双桥春去早,寒林十里客来迟。
夕阳依旧尘添鬓,忍赋娄江惆怅词。

【注释】

娄江:古称松江,今属上海市、松江区。杂感:即杂诗。四首:本篇是其中的第二首。其三:第三首。

【赏析】

《娄江杂感四首》共四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此诗写的是诗人在春游时的感受,全诗写得十分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回首城南放棹时”,点明游踪是在江南水乡的娄江上。放棹,指划船。

颔联“芳郊蜡屐纵寻诗”,“芳郊”即郊外,这里用“芳郊”二字来形容娄江的风光旖旎。“蜡屐”,是穿木底鞋,因底厚而滑,须以蜡涂之。“纵寻诗”,意谓随意漫步,边走边找诗来吟咏。这两句写诗人在娄江畔自由自在地漫游,兴致很浓。

颈联“白鸥天外花如浪,黄蝶风前酒满卮。”“白鸥”,即白鸥鸟,常在江中飞翔,这里用来象征江上的美景。“风前”,指风来时。“黄蝶”,即黄色的蝴蝶,这里指飞舞的蝴蝶。“酒”,即酒壶。“满”,指盛满了美酒。“浪”、“前”都是状词,形容花和酒的动态之美。

这两句写江上所见,白鸥飞翔于天际,花朵盛开如同波浪;黄蝶翩翩起舞,酒壶已斟得满满的。这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也寓含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晴絮双桥春去早,寒林十里客来迟。”这两句写春光易逝,春景难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晴絮”,指柳絮。“双桥”,指苏州城西的虎丘山有二桥,故称双桥。“寒林”,指树林。“十里”,言路远。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柳絮飘飞,花儿凋谢,双桥上的行人也稀少了;而那远处的树林里,寒风凛冽,行人稀少。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与留恋之情。

最后一句“夕阳依旧尘添鬓,忍赋娄江惆怅词。”这两句是诗人的总结性抒情,也是他无可奈何的心情。“夕阳”既指落日余晖,也是诗人年华老去的象征。“愁”字则道出了他的忧愁和苦闷。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含蓄,情景交融而又意境深远,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