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雉风黄促暮茄,惊回远梦已天涯。
征鸿狂叫千山月,病燕羞依百姓家。
切骨吟心埋落叶,倾尊离思酹寒花。
雠书发迹浑闲事,钩索虫鱼手屡叉。

万雉风黄促暮茄,惊回远梦已天涯。

译文:万丈高的宫墙上,风吹黄草如同急匆匆的黄昏。惊醒了我遥远的梦境,已经回到了那遥远的天边。

注释:万雉:高大的宫墙

黄草:指宫中的黄色草坪或草地

促暮茄(qí jié):黄昏时分。

惊回:惊醒了。

天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征鸿狂叫千山月,病燕羞依百姓家。

注释:征鸿:远行的大雁

狂叫:叫声大而急促

千山月:指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千山

羞依:羞惭地依恋

百姓家:老百姓的家中

译文:切骨吟心埋落叶,倾尊离思酹寒花。

注释:切骨:形容心情非常沉重

吟(yin)心:心里想着某事,如“沉吟”,所以“吟心”指心中所想之事

落叶:比喻心中的哀愁和忧愁

倾樽离思(lìn suǒ lín suì):把酒祭奠离别的思绪

酹(lèi):在器物中斟酒。这里指用酒浇洒,表示祭祀的意思

译文:雠书发迹浑闲事,钩索虫鱼手屡叉。

注释:雠(chóu):同“仇”,仇人、敌人

发迹:发达,得志。

钩索(gōu suǒ):《太平御览》卷五八四引《博物志》云:“钩索,即钩弋也。钩取其长,索取其中。言钓弋之者,常钩取其长,索取其中也。”钩弋,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自动飞向钩饵并吞食它的鸟。后借指能自动飞向钩饵并吞食它的鸟。

手屡叉:反复交错的样子。

译文:雠书发迹浑闲事,钩索虫鱼手屡叉。

赏析: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时年大约五十岁。诗人在长安十年,目睹国破家亡的景象,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杂感四首》之一,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的失望。

首联“万雉风黄促暮茄,惊回远梦已天涯。”写诗人在夕阳下看着远处的宫墙,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万雉”指的是高大的宫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而“风黄”则是一种草名,在这里用来象征国家衰败的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衰败的无奈和悲痛。

颔联“征鸿狂叫千山月,病燕羞依百姓家。”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大雁是远方的使者,代表着国家的安危。然而在诗人看来,这些大雁却因为国家衰败而失去了方向感,只能在千山月色中迷失方向。而燕子则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但在诗人看来,它们却因为国家的衰败而感到羞愧,不敢靠近百姓家。诗人用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国家衰败的无奈和无力。

颈联“切骨吟心埋落叶,倾樽离思酹寒花。”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这里的“切骨吟心”是指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如同秋天的落叶一样沉重。而“倾樽离思”则是指诗人用酒来祭奠自己的离愁别绪。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雠书发迹浑闲事,钩索虫鱼手屡叉。”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这里的“雠书”是指研究经史的书籍,而“手屡叉”则是指双手不停地翻动书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国家衰败的背景下,仍坚持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