铩羽难迁月下枝,文殊问疾倍支离。
梦萦竹屋风前树,心绕觚棱雨后葵。
已分孤臣伤骨鲠,可禁众女嫉蛾眉。
怜才只有宣仁语,千载追寻五夜悲。

这首诗是作者为了东波先生而作的,表达了对东波先生的敬仰之情。

让我们看看第一句:“铩羽难迁月下枝”。这里的关键词是“铩羽”,意为受伤或失败,“难迁”表示难以改变。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月下,鸟儿的翅膀受伤了,难以飞翔。这里比喻东波先生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屈不挠。

我们看到第二句:“文殊问疾倍支离。”这里的关键词是“文殊”,即佛教中的文殊菩萨,“问疾”表示询问疾病,“倍支离”表示更加痛苦。这句话的意思是:佛祖在询问东波先生的病情时,发现他更加痛苦了。这里表达了东波先生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痛苦。

第三句:“梦萦竹屋风前树,心绕觚棱雨后葵。”这里的关键词是“梦萦”、“梦萦”和“心绕”。这三句的意思是:梦境中,东波先生仿佛置身于竹屋之中,感受着清风拂过;心中则环绕着觚棱(觚棱是指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物,形状像棱角)和雨后的葵花。这两句描绘了东波先生在梦中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

第四句:“已分孤臣伤骨鲠,可禁众女嫉蛾眉。”这里的关键词是“已分”、“孤臣”、“伤骨鲠”和“众女”。这四句的意思是:他已经成为了一个被孤立的臣子,承受着内心的创伤;他的才华却被众人嫉妒,如同蛾眉(蛾眉指的是美丽的女子)一般。这两句表达了东波先生在社会中的孤立和不被理解。

最后一句:“怜才只有宣仁语,千载追寻五夜悲。”这里的关键词是“怜才”和“五夜悲”。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宣仁皇帝(明神宗的母亲,谥号宣仁)能够怜悯东波先生的才华,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凉。这句诗表达了对东波先生的敬仰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

整首诗以东波先生为主题,通过描绘其困境、梦境、孤独和才华被嫉妒等场景,表达了对东波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诗句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