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水浊府江清,环绕交州古郡城。
总是一般东入海,波澜底事太分明。

【注释】

交州:指今越南北部。府江水浊而府城水清,环绕的交州古郡城,总是向东入海,波澜分明。东入海,指流向东海。浑浑沌沌,不分东西南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对交州一带江河的描绘,抒发自己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全诗四句,前三句分别写“府江水浊”“交州古郡城”“东入海”三幅画面,末一句点明主旨,以“浑浑沌沌”收束全篇,形象地表明了历史兴替是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首句“大江水浊府江清”,写大江之浊,府江之清;第二句“环绕交州古郡城”,写大江之浊,流经交州古郡城,与第三句“东入海”相对照;第三句“波澜底事太分明”,写大江之浊,流入大海,波浪分明,波涛滚滚,与前面两句形成对比,突出大江之浊的特点。这几句,把诗人对历史的感概、对现实的态度都表现出来了。

尾句“浑浑沌沌,不分东西南北”,是作者感情的归宿。它不仅概括了前面的大江之浊,还暗寓着历史的兴衰和朝代的变迁,也暗喻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对大江之浊,府江之清,交州之古,以及大江之东入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愤懑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诗中用“浊”“清”作比喻,用“东入海”来表现“浑浑沌沌,不分东西南北”。这些词语,都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使诗的表达更富有形象性和感染力。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玩味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两句所写大江之浊、府江之清、交州之古以及大江之东入海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后面的议论则是对这些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所以,前两句所写景物,实际上正是议论的内容和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