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落叶满庭堆,扫取烹茶日几回。
万物祇须人利用,竹头木屑亦奇材。
【释义】
西风把落叶吹得满屋都是,捡拾落叶来烹茶,日日都有。
世间万物,只要有人利用,就是奇材。
【注释】
- 落叶:秋天的叶子。
- 庭堆:庭院里堆积着落叶。
- 扫取:捡拾、收集。
- 烹茶日几回:指天天有闲暇时间可以煮茶。
- 祇(zhǐ)须:只要。
- 竹头木屑:指竹子和木头的碎屑,泛指一切无用之物。
- 奇材:有用的材料,即“奇”和“材”合起来的“奇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秋叶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认为世间万物,只要有人利用,就都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不应轻视任何物质。
诗的前三句是写景。首句写秋风扫落了树叶,使庭前堆满了落叶。这景象很自然,也很真切;但读者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就会误以为作者在感叹时光易逝、岁月不居。事实上,诗人的本意并不是如此。“落叶”二字,既是眼前的实景,又是比喻。它不仅点出了季节——秋季,而且暗示了时序——已到晚秋时节了;同时,它还含有“凋零”、“衰败”的意味。次句紧承上意,进一步说明落叶被捡回家后要用来煮茶。这一细节描写,既表明了落叶的价值,又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三、四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世间万物,只要有人利用,就都是有价值的东西。而那些竹头木屑之类,虽然微不足道,也大有用处。”诗人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见解,是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他曾经亲眼见到,不少东西尽管平凡无奇,却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那一根根竹筒,虽然不能当酒器盛水,但却是做笛子的绝好材料;那些破破烂烂的木片,虽然不能用来盖房修路,但却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因此,诗人认为,无论是什么物品,只要能够发挥作用,都应当珍惜并加以利用。这种见解,是很值得称道的。
最后两句则是议论。如果说前三句重在描绘景物的话,那么最后两句则是重在议论道理。这两句中,“万物”二字是总括句,统摄全篇,指出世间万物都应受到重视,都应该充分利用。“祇须”,就是“只要”,表示肯定的语气。“人利用”,指的是人的作用。“祗(只)须人利用”,就是“只要被人所用”。“祇(只)”字在这里用作动词用,意思是“只是”,“只要”。“人利用”,也就是“为人所用”。诗人强调,世上的一切事物,只要被人所用,就都具有价值。这就突破了一般人的狭隘眼界,把眼光放得更加宽广了。
这首诗的语言十分通俗质朴。它没有过多的雕琢,却很耐人寻味。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作者对世态人情的深刻体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