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术、正治术、尤正心术,易箦道生平,未竟全功犹遗恨;
不争利、不争名、不争闲气,立身无奇异,愿持此语告时贤。

【注释】

挽张之洞联:这是挽联。张之洞(1837—1909),字孝宽,一字香林,号香岩,湖北汉阳人。晚清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道光进士,历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南洋大臣等职。有《清史稿本传》、《续修清史稿本传》。

易箦(zé)道生平:指临终前对身后之事有所安排。箦是竹席,喻指后事。

未竟全功犹遗恨:指未能完成一生的事业仍感遗憾。

不争利:不追求功名利禄。

争气:争名夺利。

立身无奇异:立身处世不要过于张扬。

持此语告时贤:把这句话转告给当时的有识之士。

【赏析】

张之洞,清朝晚期的重臣。他一生清廉,为官正直,勤于政事,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这首挽联,就是作者对张之洞一生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对他人格的高度赞扬。

“正学术、正治术、尤正心术”三句,是说张之洞在学术上追求真理,治理国家上讲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做人要有正直之心。这几句话,既概括了张之洞的一生,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易箦道生平,未竟全功犹遗恨”两句,是对张之洞生前事业的总结。虽然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但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到,所以他感到遗憾。这两句话,既是对张之洞的赞美,也是对他人生价值的肯定。

“不争利、不争名、不争闲气”三句,是说张之洞为人处世的态度。他不贪恋名利,也不与别人争斗,更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这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让人敬佩。

“立身无奇异,愿持此语告时贤”两句,是作者对张之洞的评价。他认为张之洞的为人处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鼓舞着后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