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荒城带雨昏,瞿塘高浪挟雷奔。
双崖积铁封三峡,众水排山争一门。
鱼腹浦悬鱼鸟阵,虎须滩变虎狼村。
卧龙跃马空回首,壮士当关几并吞。

瞿塘

白帝荒城带雨昏,瞿塘高浪挟雷奔。
双崖积铁封三峡,众水排山争一门。
鱼腹浦悬鱼鸟阵,虎须滩变虎狼村。
卧龙跃马空回首,壮士当关几并吞。

赏析:

《瞿塘》是清代诗人孙元恒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瞿塘峡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瞿塘峡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

首句“白帝荒城带雨昏”描写了瞿塘峡一带的天气状况,大雨滂沱,使得整个城市显得朦胧而昏暗。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压抑感,也预示着接下来的内容将更加扣人心弦。

第二句“瞿塘高浪挟雷奔”,则直接点明了瞿塘峡的特点——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这里的“挟雷奔”形象地描绘了瞿塘峡中的水流声势浩大,仿佛带着雷声奔腾不息。这种气势磅礴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句“双崖积铁封三峡”,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瞿塘峡谷两岸峭壁如刀切斧劈般的险峻。这种描述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人修建栈道时的艰难困苦,同时也展现出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

第四句“众水排山争一门”,则是对瞿塘峡内水流与山脉关系的形象比喻。水流在峡谷中激荡,与山体相互竞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意。

第五、六两句“鱼腹浦悬鱼鸟阵,虎须滩变虎狼村”,则进一步展现了瞿塘峡内的生态环境。这里的“鱼腹浦”指的是河流狭窄处,“鱼鸟阵”描绘了河中鱼儿游弋的场面,生动活泼;而“虎须滩”则因形状似老虎胡须而得名,经过风雨侵蚀,已变成了充满野性的“虎狼村”。这样的变化,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最后两句“卧龙跃马空回首,壮士当关几并吞”,则是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这里用“卧龙”和“跃马”分别指诸葛亮和关羽,都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曾在瞿塘峡一带英勇作战,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而“壮士当关”则意味着这些英雄人物守卫着国家的安全,保卫着家园。这两句既是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是对当下人们保家卫国精神的激励。

《瞿塘》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饱含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瞿塘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瞿塘》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