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扁舟访戴行,数峰江上引诗情。
开椷更捧家珍重,一卷兵书抵百城。
【注释】
(1)阙题:即题中未明言的姓名、地名,或诗篇的序目、题目,泛指诗词中不写明的部分。
(2)扁舟访戴行:扁舟,小船;戴行,指戴叔伦的字行。戴叔伦(约公元732年-公元789年),字幼安,润州金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人,唐代诗人,有《戴叔伦集》。
(3)引:引起,触发。
(4)开椷:开卷,打开书卷。
(5)家珍重:家中珍藏的书籍。
(6)一卷兵书抵百城:比喻书中的学问丰富,价值高,足以与城池相媲美。
【赏析】
这首诗是戴叔伦的一首五绝。诗题中的“阙题”,意谓诗中缺了名,只知其号而不知其名。作者在诗中用一个典故,以含蓄之笔点明自己的名字和籍贯。
首句“何日扁舟访戴行”,表明了诗人对戴叔伦这位朋友的仰慕之情,并希望有一天能乘船去拜访他。诗人用“扁舟”来比喻自己,用“访戴行”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两句虽然只是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但通过诗人对戴叔伦的仰慕之情,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结交朋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社会风尚。第二句“数峰江上引诗情”,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对戴叔伦的敬仰之情。这句中的“数峰”指的是江上的几座山峰,诗人站在江边欣赏这些山峰时,被它们的美丽所打动,从而引发了诗人的诗情。这里的“引诗情”则暗示了诗人因观赏美景而产生的灵感。这两句虽然只是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但却通过诗人对戴叔伦的敬仰之情,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第三句“开椷更捧家珍重”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期许。这里的“开椷”指的是翻开书卷,“家珍重”则是指家中珍藏的书籍。诗人希望在阅读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才能。这两句虽然只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期待,但却通过诗人对自己的态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知识的重视和对学习的渴望。最后一句“一卷兵书抵百城”,则是诗人对戴叔伦的一种赞美。这里的“兵书”指的是军事著作,“抵百城”则是指其价值堪比一座大城。诗人认为戴叔伦的学问深厚,可以与一位伟大的将军相提并论。这两句虽然只是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赞美之情,但却通过诗人对戴叔伦的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学问和才能的高度赞扬。整首诗通过对戴叔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知识和学问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