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遗阁挂藤萝,想见看山也枕戈。
不是蕲王行乐地,荒凉台榭本无多。
【注释】
梅庄: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陈华南郡丞:陈师道的官职。蕲王:指宋神宗时的蕲州知州李之仪。他以抗金有功,被贬谪到梅庄居住。遗阁:遗迹。想见:想象。看山(zhōu):瞭望。也枕戈:也即倚仗着兵器。
【译文】
清风吹拂着陈师道旧居的阁楼藤萝垂挂。我想象着看山景时也倚仗着兵器。这里不是蕲王游乐的地方,荒凉的台榭本来就不多。
【赏析】
陈师道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不平,但他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却始终充满热情,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精神。这首诗就是作者游览梅庄时所写,通过回忆当年蕲州抗金英雄李之仪的事迹,表达了对李之仪的怀念之情。
首句“清风遗阁吊藤萝”,写的是陈师道旧居中那清雅的意境。清风,是自然界的风,它吹过陈师道的旧居,给这古色古香的宅院增添了几分清静、几分幽深,而那藤萝挂在阁上,更给人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吊”字用得十分恰当,既写出了风吹过藤萝的情景,又暗含吊唁之意,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笔。
“想见看山枕戈卧”一句,则转入第二段。“想见”,是想象的意思,意思是说,我在这里思念着当年的抗金英雄李之仪。他当年曾在这地方抗击金兵,保卫家园,如今这地方只剩下一些台榭了,可见其荒废程度。“枕戈”,是把兵器放在身旁睡觉,表示随时准备战斗,这里用来比喻李之仪时刻不忘抗敌报国的精神。“也枕戈”,是说李之仪也是像他一样,随时准备着与敌人搏斗。
末句“不是蕲王行乐地”,进一步说明自己对李之仪的崇敬之情。“行乐地”,是享乐之地,这里是说他当年并没有在这里享乐,而是一直在那里抗敌杀敌。“荒凉台榭本无多”,是说这里的台榭虽然已经荒芜不堪,但却依然保留着不少。这里既是说台榭少,也是在暗示李之仪的功绩。因为李之仪曾在这里抗击过敌人,所以这里还保留着许多遗迹。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借陈师道的旧居来回忆李之仪的事迹,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之情。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通过对陈师道旧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李之仪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危亡的关注。全诗情感真切,语言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