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冀初诛海内清,朱云何事欲捐生。
杜门周协从容甚,却恐人知不屈名。

读汉纪偶成

梁冀初诛海内清,朱云何事欲捐生。杜门周协从容甚,却恐人知不屈名

梁冀,东汉末年权臣,其权力之强,几乎达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然而,在他死后,天下却变得一片清明。这不禁让人深思,权力的背后,是人性的贪婪与堕落,还是正义与良知的胜利?

朱云,西汉时期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他因直谏梁冀而遭杀害,令人惋惜。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汉朝的悲哀。然而,他的死却激发了更多人的觉醒,使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种觉醒,无疑是一种进步和改变。

杜门,意为闭门不出。周协,即周公旦。周公旦作为西周的重要政治家,他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品质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他的从容不迫,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的成就上,更体现在他对待生活的从容态度上。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从不畏惧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这种从容和自信,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却恐人知不屈名”一句,表达了孙星衍对朱云等人的敬意和怀念。他们虽然身处乱世,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他们的不屈不挠,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梁冀、朱云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赞扬和怀念,表达了对正义、良知和道德价值的坚守和追求。这种精神,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