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麾骢马本风清,江左棠阴处处成。
若问读书兼读律,至尊前席待先生。
注释:
- 一麾骢马本风清,江左棠阴处处成。
- 一麾:指一纸文书,即任命书。
- 骢马:黑色的骏马,此处代指太守。
- 风清:意指政治清明。
- 江左:指江东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 棠阴:树荫。
- 成:形成,这里是形容到处都是。
- 若问读书兼读律,至尊前席待先生。
- 若问:如果有人问。
- 读书:指的是读书学习。
- 兼读:同时学习。
一麾骢马本风清,江左棠阴处处成。
若问读书兼读律,至尊前席待先生。
注释:
【注释】 草庵携酒与王七:草堂里带酒给王七喝。王七:即王士龙,当时人称“王十丈”。 至城上饮有怀洪大:到城上去喝酒,想念洪大。洪大:即洪刍,字大成,曾为中牟县令,后弃官归隐。 看水曾双立:指当年两人在水上并肩站立的往事。看水:指济源济水,又称“济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市西北济源山南麓,流经河南省新乡、焦作等城市,于焦作市区注入黄河。双立:两脚并立。 登城空尔思:登上城楼却只有空寂而没有思念
这首诗由李白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复与王采薇看月”,意为再次与王采薇一起赏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复”是再次的意思,“采薇”则是古代的一种酒名,诗人与友人再次共饮美酒,共同欣赏月亮的美好。 第二句“一夕长林响,全疑半岭眠。”描述了夜晚山林的声音和月光洒在山岭上的情景,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这里的“一夕”指的是一个晚上
【注】仲卿:东汉末年,曹魏名士嵇康与妻子刘氏情笃。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刘氏誓不与嵇康合葬。嵇康死后,刘氏出家为尼。 暗树蒙昏晓,幽堂暝不开。鱼肠和血冷,兽脑与心灰。 鬓绿尘中短,颜红醉里回。惟馀仲卿妇,对语一怜才。 注释: ①暗树:昏暗无光的树。 ②幽堂:深奥幽静之殿堂。暝:昏暗,不明亮。 ③鱼肠:古代兵器,用鱼肠做成。 ④兽脑:指猛兽的脑壳,比喻人脑袋。 ⑤鬓绿:指两鬓发白。 ⑥颜红:指两颊泛红
【注释】 草有百回绿,颜唯二十红:草的颜色是绿色的百回,人的面颊只有二十岁的红色。 孤怀逐春暝,枯坐与僧同:孤单地怀着惆怅的心情,在春天的傍晚,枯坐和僧人一起度过。 行路知山简:走在路上的人了解山林的清简。 沈名愧陆通:因名声不显,羞愧陆通。 醉来须藉冢:喝醉了必须倚靠在坟头上。 醒骨白杨风:醒来的时候,白杨树风中摇曳。 【赏析】 此诗是王建晚年的诗作,诗人在晚年隐居时写下的这首诗
【诗词正文】 寄洪大 其二昨梦月先堕,星芒烛四更。 影过花径失,魂入鹊群惊。 落枕吟声苦,循衾暗露生。 明朝碧山外,白道认孤行。 【注释】 1. 昨梦:昨日的梦境,即昨天梦见。 2. 月先堕:月亮提前坠落。 3. 星芒:星星的光芒,这里指月光。 4. 四更:深夜时分,通常指半夜到凌晨一两点。 5. 影过花径:影子掠过了花间小径(花径) 6. 魂入鹊群:魂魄进入喜鹊群中。 7. 落枕吟声苦
注释: 莫去危阑北,斜当万里天。 莫去:不要离去,即不要离开。危阑,高高的栏杆。北,方位词,指北方。这句是说不要离开那高高的栏杆,站在北边看那万里天空。 虚堂零竹雨,孤屋羃茶烟。 虚堂:空荡的堂室。零竹雨,竹叶上滴下的细雨声。羃(yǎn)茶烟,茶烟袅袅升起,弥漫在室内。这句写诗人坐在空荡的堂屋里看着窗外飘洒的细雨,闻着缕缕上升的茶烟,内心愁苦不堪。 断雁沉遥札,长踦上故笺。 断雁:失群的大雁
诗句原文: 著述予心壮,湖山公业成。闲门思剥啄,具黍语倾情。问径幽期惬,循途暮霭生。只疑峰到眼,谁识背山行。 译文: 我撰写的著述使我内心感到自豪,我的湖山事业已经成就。我在闲暇之门思考着是否应该敲门进入,准备了一些粮食想要与对方倾谈。在探寻小径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满足感,而沿着道路行走时,暮色中的雾气逐渐升起。我只怀疑山峰就在视线中,但又有谁能真正了解我背对青山独自前行的情况呢? 赏析:
注释: 风雪金陵路,羁游未损欢。 江宁道中作:在南京江宁道的途中所作。 风雪金陵:南京有金陵,故称金陵为“风雪”。 江宁道:指从南京往北的驿路。 羁游:在外作官或远行。 损:减少。 怜:爱。 劝饮:劝人饮酒。 蔬薄:菜饭,粗粮。 记:记得。 看:观赏。 影:影子。 寻山约住鞍:寻找山时约定住下。 嘑:鸣叫的声音。 水声:江水流动发出的声音。 嘑看影:听声音和看影子。 寻:寻找。 山约住鞍
诗句释义与译文 出郭游骆氏园 其二 出郭才欹帽,穿林又踏鞋。 - 注释: 离开城外时才斜戴着帽子,穿过树林后又穿上鞋子。 - 译文: 刚刚走出城郊就迫不及待地要戴起帽子,穿过树林后再次穿上鞋子准备离去。 暂闲知客乐,独往得愁佳。 - 注释: 暂且的闲暇让人感到客人的快乐,独自前行却能体验到更多的忧愁。 - 译文: 暂时的休息让主人感到客人的快乐,而独自行走则能体会更多忧愁之美。
【注释】 出郭游骆氏园 其一:在城外游览骆氏的园林。 闻说幽居好,林端睇远岑。 听闻那里隐居的环境好,站在林边眺望远处的小山丘。 乱坟行处转,荒竹坐来深。 在乱坟岗子旁边走过,坐下后竹林里显得更深密。 静倚空村立,寒思薄酒斟。 安静地倚靠在寂静的空村中站住,用薄酒暖暖身体。 野塘秋更碧,照影逐孤禽。 郊外的池塘在秋天显得更加碧绿,倒映在水中的自己的影子追随孤独的一只鸟。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
【注释】 张蠡:人名,生平不详。 真:同“甄”,挑选。 其一:诗的序言。 美人:指谢灵运。 骏马:指王献之。 都到:皆来到。 胜处:好地方。 谁信:怎相信。 寻幽:寻觅幽静的地方。 谢康乐:即谢灵运,东晋著名诗人、画家和旅行家。 翩翩:形容轻快矫捷的样子。 华胄:指贵族之家。 仙才:超凡脱俗的才能。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小诗。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单元。
注释: 玉箫金管:指乐器,这里泛指音乐。啸傲青松起未迟:意思是在青山之中,悠然自得地吟诗作赋,毫不迟疑。白下:今江苏南京。惭白发:因惭愧自己头发已白而相让。输君:指比不上你,输给你了。长似画中时:意谓像画上的人物那样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以清丽的语言,赞美了友人张蠡秋才华横溢,气宇轩昂的风采,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才情的钦佩和倾慕之情。全诗用典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之痕
【注释】传经台:相传孔子曾经在鲁国讲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颜渊、子路等人都曾在此听讲。后来人们就把讲学的处所称为“传经台”。 高岑:高峻的山丘。 东京:东汉朝。 子深:指孔子。 声伎:歌舞艺人。 【赏析】这首诗是马融写在石室口占的,表达了他想要隐居山林,不与世俗为伍的想法。诗中以传经台为背景,描绘了孔子讲学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三年有积应先问,五谷能分讵不如。 稊稗也须知道在,儒书最古是农书。 释义: 丰收的时候,粮食应该多留一些,为什么要提前出售? 谷物中的各种杂粮,也要分得清清楚楚,怎能说它们不重要? 稻粱和豆类等杂草也要了解清楚,因为《诗经》里就提到过农事活动。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农事活动的。首句“三年有积应先问”,意谓丰收的庄稼,应当留下一部分,为什么急于出售呢?这是对农民的劝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题目为《桂林授经图为家方伯 作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画里风裁露性真: - 画里:指绘画中描绘的场景或画面。 - 风裁:指风的吹拂和裁剪。 - 露性真:形容露水晶莹剔透,展现出真实的自然美。 2. 天涯手足倍情亲: - 天涯:指远方的他乡或异地。 - 手足:比喻亲密无间,如同兄弟一般。 - 倍情亲:更加深厚地表现出情感
【解析】 题干是“桂林授经图为家方伯 作 其二”。这是一首律诗。全诗共8句,前四句写诗人在桂林时的生活与学习;后四句写诗人归朝为官的情况。 【答案】 译文: 北平有世袭的恩泽,渊源流长;早年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名震京师。谁似我的家族能济美?三苏和王维都是著名人物。注释: ①桂林:今广西省桂林市。 ②授经图:指《周易参同契》。 ③家方伯:指宰相。 赏析: 此首咏怀诗是诗人晚年回到京城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