陔兰花发绕阶除,岫桂丛高近碧虚。
亲授过庭经一卷,胜他晏子凿楹书。

【注释】

过庭:指传授给子女。晏子凿楹书:春秋时晏婴在国都里,曾为国君讲学,他凿破墙壁,让弟子们来听讲。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桂林山水之景和其主人。首句写花的繁茂,次句写树的高耸,三句写人授经,四句比贤不肖。全诗用典,含蓄蕴藉。

“陔兰花发绕阶除”,以“陔兰”喻君子。陔兰即蕙草。古人常以蕙草象征君子之德,此诗以花开满阶之庭院,借以形容其家之清雅,又以花绕阶除,暗寓其人之高洁。“岫桂丛高近碧虚”,以山中桂花比喻其人之品德高尚。“岫桂”是指山中的桂花木(桂树)。“丛高”指桂树丛生。“近碧虚”是说桂树靠近碧空。“碧虚”是指青翠的蓝天。“亲授过庭经一卷,胜他晏子凿楹书”,以《论语》中的“孔子授业”故事自比。晏婴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相传他曾在国都里凿破墙垣,使学生们可以来听他讲学;而孔子则是古代的大儒,被尊为孔圣人,所以此处将两者相比,意喻自己虽无晏婴的声名,但所传经书,足以与晏子的“凿楹书”相提并论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令人赞叹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