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深与宛溪通,招隐还留桂一丛。
抛却匡山读书处,人家池上看芙蓉。

【注释】

1、张徵君:指张祜。征君,古时对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士人的雅称。

2、宛溪:即宛水,发源于安徽黄山,流经宣城,至芜湖入江。

3、芙蓉:荷花的别名。

4、匡山:即匡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

【赏析】

《题张徵君池上草堂》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宛溪边与友人共赏莲花的画面。诗人在画中找到了与宛溪相通的敬亭山,与友人一起在池上看芙蓉,享受着山水之乐。全篇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一、首联“敬亭深与宛溪通,招隐还留桂一丛”。敬亭山和宛溪相通,是诗人与朋友相约的地方;留下一片桂花,是他们招隐山林的见证。

二、颔联“抛却匡山读书处,人家池上看芙蓉”。放弃匡衡读书的旧地,选择靠近池塘的地方欣赏荷花。

三、颈联“采莲曲尽声,笑语满湖风”。荷花盛开时,采莲人唱起了欢快的曲子,人们欢笑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湖泊。

四、末联“何须更向蓬莱去,自有清光满眼来”。无需再去追求仙境,这里的美景已经让人心生欢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