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须作少年游,处处韶光要客留。
灞岸春风石城月,梅花应笑柳枝愁。

云山须作少年游,处处韶光要客留。

灞岸春风石城月,梅花应笑柳枝愁。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别长安》,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云山须作少年游” :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年轻时候一样去游遍名山大川的愿望。这里的“云山”指的是壮丽的自然风光,“须作”则是表示应该去做或者应当实现的意思,“少年游”则是指年轻时的游玩。整体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时光的无限向往和对于美好景色的热爱。

  2. “处处韶光要客留” :意味着每一个地方都有美好的时光等待着客人。这里的“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者美景,“客留”则是指客人留下来欣赏美景。整句诗传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于每个地方的美好风景都充满了期待和留恋的情感。

  3. “灞岸春风石城月” :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灞岸边的风拂过,带来了温暖的春风,而石城的月亮在夜空中高挂,洒下清冷的月光。这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夜晚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4. “梅花应笑柳枝愁” :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梅花的盛开与柳枝的凋零进行对比。梅花代表着坚强和美丽,而柳枝则象征着柔弱和忧愁。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物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中喜怒哀乐变化的深刻理解。

李白的《别长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云山、韶光、灞岸、石城、梅花和柳枝等元素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