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日听舆讴,红旆巡工下绿畴。
晓垤人如春蚁出,夜堤灯似烛龙游。
放晴天与经旬便,输秸田仍一倍酬。
极目东南风浪恶,江乡谁与绘民流。

单父塞河诗 其二

功成不日听舆讴,红旆巡工下绿畴。

晓垤人如春蚁出,夜堤灯似烛龙游。

放晴天与经旬便,输秸田仍一倍酬。

极目东南风浪恶,江乡谁与绘民流。

注释:

  1. 单父塞河诗 其二:这是《单父塞》,是汉班固的《咏史八首》中的一首,共八句。
  2. 功成:指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
  3. 不日:不久,不久就会。
  4. 舆讴:古代的一种歌曲,歌颂功德。
  5. 红旆:古代帝王所乘坐的旗帜,这里比喻国家的旌旗。
  6. 巡工:巡视工程。
  7. 绿畴:绿色的田野。
  8. 晓垤:清晨时小蚁聚集的地方(蚂蚁穴)。
  9. 烛龙:传说中能吐火的怪物,这里指夜晚的灯火。
  10. 放晴:雨后天晴,天气转好的意象。
  11. 输秸:送交农作物的谷物。
  12. 倍酬:加倍的报酬。
  13. 极目:极目远望。
  14. 东南:此处指长江以南地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国家统一后的喜悦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联“功成不日听舆讴,红旆巡工下绿畴。”意为:国家统一,功绩成就,不久就能听到人们的欢呼声,红色的旗帜在绿色的田野上飘扬。这里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
    颔联“晓垤人如春蚁出,夜堤灯似烛龙游。”意为:清晨时分,人们如同蚁群般聚集在小洞穴里;夜晚,堤坝上的灯火犹如龙一般舞动。这里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强大使得人民安居乐业。
    颈联“放晴天与经旬便,输秸田仍一倍酬。”意为:晴朗的天空持续了很长时间,收获的谷物也得到了加倍的回报。这里的“倍酬”既指收获的谷物数量的增加,也寓意着国家对人民的厚待和感恩。
    尾联“极目东南风浪恶,江乡谁与绘民流。”意为:极目远眺,东南地区的风浪依旧凶猛;在这片江乡之地,又有谁能为百姓绘制一幅安定的画面呢?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国家统一后的美好生活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关爱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的色彩、形象和意象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