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双桨送行旌,春水三江比别情。
曾否簪毫识承旨,居然投笔笑经生。
淮徐坚壁纡筹久,陇蜀肤功唾手成。
赢淂倾尊重话旧,万花影里碧山横。
译文:
送别徐巡抚赴任江西,石城的双桨送你离去,春水三江与别情相比。
是否曾经挥笔识诏书,如今投笔笑谈经生。
淮徐坚壁久围兵未撤,陇蜀战事功在咫尺。
赢淂倾杯重话旧时事,万花影里碧山依旧横。
注释:
- 石城双桨送行旌:石城指的是今天的江西省石城县,此处用“石城”暗指地名,“双桨送行旌”形容送行的场面。
- 春水三江比别情:春天的江水象征着离别的情感,“三江”可能指的是长江、赣江和修河等重要河流。
- 曾否簪毫识承旨:这里“簪毫”指的是书写或绘画,“承旨”可能是指接受皇帝的指示或命令。这句话表达了是否有机会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对朝廷的忠诚。
- 居然投笔笑经生:投笔通常指放下武器,放弃仕途。这里的“笑经生”可能是指嘲笑那些迂腐的读书人。
- 淮徐坚壁纡筹久:淮徐指的是淮水和徐州一带,“坚壁”指的是修筑防御工事,“纡筹”可能是指筹划策略。这句话描述的是持久的防御策略。
- 陇蜀肤功唾手成:陇蜀可能指的是甘肃和四川地区,“肤功”可能是说轻易就能完成的任务或成就。这句话表达了对胜利的自信。
- 赢淂倾尊重话旧:赢淂(yíng jiàn)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人名,“倾尊”指的是倾尽所有,“话旧”是指谈论过去的事情。这句话表达了在酒宴上畅谈往昔的情景。
- 万花影里碧山横:万花指的是盛开的花海,“碧山”可能是指绿色的山脉。这句话描绘了花海中山脉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赴任的心情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首句以石头城双桨送行,形象地表达了送别的场景;第二句则将送行的地点与别情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别离的哀愁;第三句和第四句则通过询问是否有过投笔从戎的经历和笑谈经生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友人才能的认可和对未来的展望。
接下来四句则具体描述了送别后的情境。”淮徐坚壁纡筹久”描绘了淮水和徐州地区的坚固防守和长远谋划;”陇蜀肤功唾手成”则表达了对成功的信心和对战争的轻视;”赢淂倾尊重话旧”则描绘了一场酒宴中的欢聚和回忆;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整首诗既充满了离别时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