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馆追趍记昔因,棘闱文燕过萧辰。
绝无云处重圆月,大有年中后乐身。
马帐生徒他日广,庾楼风景一番新。
谪仙得住神仙府,未觉蓬莱隔世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芸馆追趍记昔因,棘闱文燕过萧辰。”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芸香书馆里我追寻着从前的足迹,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中度过夜晚。芸香书馆和棘闱都是古代读书人常去的地方,前者是藏书之地,后者则是考试的场所。文燕则是指文人之间的交流与聚会。

第二句:“绝无云处重圆月,大有年中年后乐身。”
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的心境。”绝无云处重圆月”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被淘汰时,只剩下自己一人,就如同在天空中没有云彩的时候,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一样。而”大有年中年后乐身”则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后,终于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功,感到无比的欢喜和满足。

第三句:“马帐生徒他日广,庾楼风景一番新。”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未来的日子里,马帐中的学生和徒弟将变得更加广泛,庾楼上的风景也将焕然一新。马帐和庾楼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游玩的地方,这里的“广”和“新”分别表示数量的增加和景色的变化。

第四句:“谪仙得住神仙府,未觉蓬莱隔世尘。”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李白(杜甫的好友)能够生活在神仙府邸,那么他就不会感到蓬莱仙境如同隔世一般遥远了。这句话是在赞美李白的才华和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马帐生徒他日广,庾楼风景一番新。”
这句诗重复了前一句的意思,再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科举考试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诗人通过对芸香书馆、棘闱、文燕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在科举考试中的紧张和激动心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马帐生徒、庾楼风景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