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泉声满壑烟,少梁山色暮芊芊。
月疑安道门前雪,马作知章酒后船。
县榻客来宵正半,哦松人喜秩新迁。
菊花影里同怀旧,红烛清歌又隔年。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写于作者在韩城至合阳途中。

前两句写沿途景物:山涧泉水淙淙,溪水潺潺;满山遍野都是暮色苍茫的烟云。“少梁山色暮芊芊”,指少梁山上晚雾弥漫,景色苍茫迷蒙。“月疑安道门前雪”化用了《世说新语•容止》中谢公与王长史雪夜会话的故事,诗人想象自己像谢安那样站在朱县丞的门前,月光洒落在身上,仿佛是踏着积雪。“马作知章酒后船”句中的“酒后船”也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诗人想象自己骑上马车,在朱县丞的船上行走,如同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醉酒后骑马游山玩水一样。“县榻”即官舍、驿舍。诗人想象自己来到驿站,正赶上朱县丞刚刚卸任,因而感到十分高兴。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将诗人自己和朱县丞联系起来,写出了二人之间的亲切关系。

后四句写诗人到达朱县丞的新宅后的感受。“哦松人喜秩新迁”,意思是啊!我来到您新宅的时候,看见您那松树般的人品已经高升了,真是喜出望外。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朱县丞的敬佩之情,也表明了他对新居落成的欣喜。“菊影”“红烛”分别出自李清照词《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两句诗运用了李清照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旧居的怀念和对新居的向往。“又隔年”指诗人与旧友分别后已过了一年有余。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旧居的思念,也表达了诗人与旧友重逢后的欣喜之感。

【赏析】

此诗为旅途见闻所感而写。诗的前四句写沿途景物,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宁静致远的秋日山水图,表现出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五、六两句则写到了朱县丞。诗人想象自己来到驿站,正赶上朱县丞刚刚卸任,因而感到十分高兴。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朱县丞的敬佩之情,也表明了他对新居落成的欣喜。后四句写诗人到达朱县丞的新宅后的感受。诗人用“哦松人喜秩新迁”一句,表现了自己对新居落成的欣喜,同时,也表达了对朱县丞新居落成的祝贺之情。“菊影”“红烛”则分别引用了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旧居及旧居主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词。诗人感叹时光飞逝,与故友分别已有一年有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