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迹溯从前,君治皖北,我治荆南,劳力为斯民,虽然白璧易污,论清官应让杨公第一;
天恩诏复起,身系颖滨,心系河上,安澜欣有日,孰意黄粱未熟,问汛期刚过桃月初三。

【注释】

  1. 皖北:指安徽省北部地区,当时隶属于河南行省管辖。
  2. 荆南:指湖北省南部地区,当时隶属于湖广行省管辖。
  3. 白璧易污:比喻为官清廉的人容易被人诽谤。
  4. 杨公:指唐朝名臣张柬之,曾因参与废黜中宗而遭诬陷,后被贬至岭南道,但后来重新得到重用。
  5. 颖滨:指颍水之滨,位于安徽阜阳一带。
  6. 河上:指黄河之上,位于河南省境内。
  7. 安澜:意为水波平静,引申为国家安定。
  8. 黄粱未熟:出自唐代卢仝《月蚀诗》中的“黄粱梦”,比喻富贵荣华如梦一般虚幻,难以持久。
  9. 汛期:指河流涨水的季节,通常在春末到夏初,此时正值桃花盛开之时。

【译文】
你治理安徽的北部,我治理湖北的南部,我们都是为了百姓操劳,虽然我们都曾遭受过非议,但你作为清官,应该排在杨公前面。
皇帝的恩赐又让你重新得到了官职,你身处颖水之滨,心系黄河之上,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宁都寄托在你的身上。
谁知道你的大好前程还没有开始,就遭遇了意外的挫折,难道是桃花还未盛开就已凋零吗?

【赏析】
本诗是一首表达对友人仕途坎坷的同情与祝福之作。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宦途经历和友人的仕途历程,表达了对其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官场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宦迹溯从前,君治皖北,我治荆南,劳力为斯民”描绘了两位友人各自的政治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为民造福方面的辛勤努力。诗人通过对这两位友人的赞扬,表达了对他们功绩的认可和敬意。

第二句“虽然白璧易污,论清官应让杨公第一”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提醒和劝诫。这句话意在告诫友人,尽管他们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清廉官员的排名中,还应该排在杨公之前。诗人认为,只有继续保持良好的品行和廉洁自律,才能获得更高的荣誉和尊重。

第三句“天恩诏复起,身系颖滨,心系河上,安澜欣有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天恩诏复起”指的是皇帝再次赐予官职,而“身系颖滨、心系河上”则是指友人现在身处的地方(颍水之滨)和内心所想(黄河之上),都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区域。“安澜欣有日”则意味着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即将到来。

尾句“孰意黄粱未熟,问汛期刚过桃月初三”则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幽默调侃。这里的“黄粱未熟”指的是比喻富贵荣华如同梦境般短暂,而“汛期刚过桃月初三”则是指在春天刚刚过去,桃花还未盛开时。诗人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友人宦途经历的描写和对他们未来的祝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事业的关心。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官场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