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隐松篁,藤萝覆短墙。
地偏游骑少,僧懒讲台慌。
细雨斜侵帽,微风暗袭裳。
归心时切切,日夕下牛羊。

雨过板桥寺

古寺隐松篁,藤萝覆短墙。

地偏游骑少,僧懒讲台慌。

细雨斜侵帽,微风暗袭裳。

归心时切切,日夕下牛羊。

注释:

  1. 诗题“雨过板桥寺”表明这是一首描绘雨后寺庙景色的诗。
  2. “古寺”指古老的寺庙,“隐松篁”形容寺庙周围生长着茂密的松树和竹林。
  3. “藤萝”是指缠绕在短墙上的藤蔓植物,“覆”表示覆盖。
  4. “地偏”指的是位置偏远,“游骑”指骑马的人,“少”表示稀少。
  5. “僧懒”指僧人懒散,“讲台”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
  6. “细雨”指小雨,“斜侵”形容雨水轻轻打在身上。
  7. “微风”指轻柔的风,“暗袭”表示风轻轻地抚摸。
  8. “归心”指诗人想回家的心情,“切切”形容心情急切。
  9. “日夕”指傍晚时分,“牛羊”代指牧民,可能暗示诗人此时正在归途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的寺庙景色和诗人的心理状态。开头两句“古寺隐松篁,藤萝覆短墙。”通过对寺庙周围的环境和植被的描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第三句“地偏游骑少,僧懒讲台慌。”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寺庙的偏僻和僧人们的懒散。接下来的诗句“细雨斜侵帽,微风暗袭裳。”进一步描绘了雨天中的寺庙景象,以及诗人在雨中行走的情景。最后两句“归心时切切,日夕下牛羊。”则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途上所见景色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