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童颜善气迎,从知道果不虚生。
吾侪多是辽东鹤,城郭人民别有情。
【注释】
京江:指长江在江苏的一段,即长江入江口以下至镇江这一段。吴翁:即作者的朋友,姓吴。养臣:养性。曾梦:曾经梦见。一山寺:一个山上的寺庙。过襄阳:经过襄阳。玉泉山:在今湖北襄阳市西北。景:景色。内:室内。器物陈列:室内陈设的家具和器物。一一吻合:与前梦中所见完全一致。寺僧:庙里和尚。言:说。数十年前:几十年以前。老僧圆寂:老和尚死后。遗命:临终前的遗言。一切皆不可动: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动。久之未改:过了很长时间也未改变。遂证为再生之兆:《后汉书》载,汉末名士王侯之女阴丽华,年十七岁,与友人严子陵游于浙东山水间,两人相约不娶妻,亦不生子。严子陵死后,阴丽华怀念他,梦见他来与她相会,并告诉她说:“吾已梦见先生作厉鬼,形恶状丑。”阴丽华醒后,就投水而死。严子陵的鬼魂托梦告诉阴丽华:你将生下一个儿子,但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大奸大恶之人,所以不要抚养他。阴丽华不信,严子陵便让她去观察,果然发现这孩子相貌丑陋,性情残忍,后来果然犯罪被杀。这就是传说中的“严子陵还魂”。此诗是作者对严子陵故事的回忆及感慨。
【赏析】
本诗首句以“京江”点题,说明诗人是在长江入江口以北地区(即今江苏北部)的江边,梦游了襄阳附近的玉泉山。次句“曾梦”二字点明这是梦境,是诗人在梦中游览过的那座山寺。三、四句是写梦中所见。“鹤发童颜”,形容梦中的老僧头发白而面容却像小孩一样红润,善气迎人,态度和蔼可亲;从知道果不虚生:从知道这一切并非虚幻而来。不虚生:不虚假地存在。“吾侪多是辽东鹤,城郭人民别有情”两句是说,像我这样的朋友,大都像辽东的鹤那样清高脱俗;城中城外的人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情感。
这首诗中“玉泉山”、“玉泉”等词语,都是地名,是作者梦中所到的地方,也是襄阳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作者在梦中游览玉泉山的经历,反映了他对襄阳的热爱和对襄阳人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