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遐室迩自徘徊,偃蹇双株拥雪苔。
桂已销亡桐半死,兰成赋笔总悲哀。

《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五》是清代诗人夏孙桐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一株双株并立,被雪苔拥簇的病树。这棵树的桂冠已经凋落,桐叶也半死不活,让人联想到了兰成宫赋笔时总流露出的悲哀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诗句“人遐室迩自徘徊”描述了诗人对于远方和近处的迷茫与徘徊。这里的“遐”意味着遥远,“迩”则表示接近。诗人在思考人生的远与近、外与内的问题,感到既向往又无奈。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现实的深刻感悟。

“偃蹇双株拥雪苔”形象地描绘了两棵病树相互依偎的景象。“偃蹇”一词描绘出树木的姿态,而“双株”则强调了数量和形态,“拥雪苔”则赋予了树木以生动的形象,仿佛它们正抵御寒冷,顽强生存。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一种坚韧且孤独的美。

“桂已销亡桐半死”中的“桂”指代了高洁之物,而“销亡”则表达了它的消亡或衰败。“半死”则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不完美。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哀叹,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兰成赋笔总悲哀”中的“兰成”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里用以比喻诗人自己的文学创作。李白的诗作往往充满激情和悲壮,而此处则暗含了诗人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力感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悲哀。

夏孙桐的《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五》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关于自然、生命和文学的深刻主题。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无常的反思,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