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天山西,日落半空赤。
星点生微茫,雨余山更白。
氛埃净不起,风景一萧寂。
霭霭原上树,磷磷涧中石。
睹兹田野旷,忘是边城客。
忽逢征戌儿,复此胡笳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野望》。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

  1. 峥嵘天山西
  • 注释: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西”指方位。
  • 赏析: 这句描绘了远处天边的山脉,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1. 日落半空赤
  • 注释: “赤”指的是太阳在天空中的颜色。
  • 赏析: 描述了夕阳将落未落的景象,天空被染成一片红色。
  1. 星点生微茫
  • 注释: “星点”是指星星点点,而“微茫”形容星光闪烁的样子。
  • 赏析: 夜幕降临,群星开始闪烁,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光亮。
  1. 雨余山更白
  • 注释: “白”在这里形容雨后的山景更加清晰、纯净。
  • 赏析: 雨水冲刷过后,山显得更为明亮和纯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1. 氛埃净不起
  • 注释: “氛埃”通常指烟雾或尘埃,“起”表示产生。
  • 赏析: 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没有尘世的纷扰和喧嚣。
  1. 风景一萧寂
  • 注释: “萧寂”意味着寂静、空旷。
  • 赏析: 整个景象显得非常宁静和冷清,没有生命的活力。
  1. 霭霭原上树
  • 注释: “霭霭”是一种云雾缭绕的样子,“原上树”指山间的树木。
  • 赏析: 描述了原野上的树木在细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1. 磷磷涧中石
  • 注释: “磷磷”形容石头的光泽,“涧中石”指山涧中的石头。
  • 赏析: 石头在流水中反射出明亮的光泽,给人以清凉之感。
  1. 睹兹田野旷
  • 注释: “瞻”意为观察,“兹”代指眼前的景色。
  • 赏析: 表达了对眼前开阔田野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 忘是边城客
  • 注释: “忘”意为忘记了,“边城客”指远离家乡在边远地区的人。
  • 赏析: 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在这片广阔天地间,自己的心境得到了放松和平静,仿佛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远离家乡的边城之人。
  1. 忽逢征戌儿
  • 注释: “征戍”指的是出征戍守,“儿”指年轻人。
  • 赏析: 这里突然提到了一个“征戌儿”,可能是诗人在野外遇到正在服役的年轻人,引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1. 复此胡笳夕
  • 注释: “胡笳”即胡地的管乐器,“夕”指傍晚时分。
  • 赏析: 最后一句“复此胡笳夕”,可能是诗人在傍晚时分听到了远处传来的胡笳声,这声音勾起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