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弹铗赋归来,尽日耽书万虑灰。
斗室最宜山客静,荆扉惟为故人开。
翛然自得春风点,乐矣无忧陋巷回。
堪笑疏狂刘阮辈,忘机何必待衔杯。
【注释】
静观堂闲咏六首:作者闲居静观堂时所作,共六首。不须弹铗赋归来:比喻自己不羡慕官场的荣华富贵,而愿意在山中隐居。不须弹铗,即不必弹铗而歌,意谓不必以高官厚禄为念。
耽书:沉迷于读书。万虑灰:万事皆忘。
斗室:小屋子。最宜:最适合。荆扉(jīnɡfēi):柴门,这里指山居的门户。惟为:只为了。故人:老朋友。翛然自得:形容超脱尘世的悠闲心情。春风点:春风拂面,喻指受到赏识。刘阮,晋人阮步兵、阮咸兄弟,常游于竹林之中,饮酒作乐,后人以之比隐士。
乐矣无忧陋巷回:意为生活得很快乐,无忧无虑。乐,高兴;忧,忧愁;陋巷,贫穷简陋的小巷。
堪笑疏狂刘阮辈:意谓可嘲笑那些轻薄浮躁的人。疏狂,放纵而不拘礼节。
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巧和名利心。衔杯:指酒宴上饮酒。待:等待。
【赏析】
这首《静观堂闲咏》是诗人罢相后寄情山水之作,表达了他归隐田园后的闲适心境。诗的前三联写自己的志趣与情怀,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那些轻浮之徒的讥讽。
首联直承前文“不须弹铗”,言自己并不想以仕途为生,而是喜欢隐居在山中。这里的“不须”二字,既表明了自己对于仕途的态度,更表现出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紧承首联之意,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山中的居所。“斗室”指的是狭小的居室,“荆扉”则是用荆条编成的门,这里用来代表山居的简陋住所。然而,这样的生活环境却最适合自己,因为在这里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
颈联通过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翛然自得春风点”,意味着自己在这个清幽的环境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仿佛受到了大自然的点化。而“乐矣无忧陋巷回”,则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过得很快乐,无需担忧世俗的烦恼,反而能够从中得到心灵的安宁。
尾联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评价。“堪笑疏狂刘阮辈,忘机何必待衔杯。”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轻薄浮躁之人的讥讽之情,他们只知道追求名利,却忘记了自己内心的初衷,这样的人又何必去等待什么呢?这里的“忘机”二字,既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表白,也暗示了自己的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