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孤怀尽日安,心期不负旧儒冠。
余粮为黍常充腹,敝絮成襦亦耐寒。
病懒自知生计拙,心闲转觉世途宽。
家庭事事堪随分,不向人间觅新欢。
【注释】
- 堂闲:指书房。
- 潇洒孤怀:形容心无杂念,悠然自得。
- 心期不负:意思是自己的愿望没有辜负。旧儒冠:古代读书人的头巾或帽子。
- 余粮为黍:粮食充足时可以种黍。
- 敝絮成襦:破旧的棉絮可以做成棉衣。
- 病懒自知:病中的人知道自己身体不舒适,需要休息。
- 生计拙:生计艰难。
- 转觉世途宽:反而觉得人生的道路很宽广。
- 随分:随意,随便。
- 觅新欢:寻求新的欢乐。
【赏析】
《静观堂闲咏六首》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书房里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潇洒孤怀尽日安,心期不负旧儒冠”描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他心无杂念,悠然自得,对自己的期望没有辜负,就像古代的读书人一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余粮为黍常充腹,敝絮成襦亦耐寒”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况:他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吃,也可以穿着破旧的棉絮做成的衣服度过寒冷的冬天。
作者转向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懒自知生计拙,心闲转觉世途宽。”他因为生病而感到懒惰,但是当他的心静下来后,反而觉得人生的道路变得宽广了。
他又提到了家庭的事务:“家庭事事堪随分,不向人间觅新欢。”他认为家庭生活琐事都可以随意处理,不再去追求那些新奇的事物,只享受生活本身。
最后两句“不向人间觅新欢,此生已知足矣”则是作者的总结:他不再去追求那些新奇的事物,因为他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