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一室贞魂光国牒;
大节忠臣不生,大名忠臣不死,千年遗恨付胥涛。

这首诗的意思是:世道混乱,正直的官员被当作神灵来崇拜;而当国家太平时,那些正直的官员反而被视为普通人。这种颠倒是非的现象令人感到悲哀和愤慨。

译文:
挽罗殿臣巡抚
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一室贞魂光国牒;
大节忠臣不生,大名忠臣不死,千年遗恨付胥涛。

注释:
挽罗殿臣(指明朝名臣杨涟):在明末的抗清斗争中,杨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他在弹劾魏忠贤的过程中被迫害致死。因此,这里的“挽罗殿臣”指的是杨涟。
巡抚:官名,负责管理一省的军政事务。
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在世治时期,正直的官员被认为是神灵;而在世乱时期,正直的官员却被当作神灵来崇拜。这是一种颠倒是非的现象,让人感到悲哀和愤慨。
一室贞魂光国牒:这里指的是杨涟的遗容,据说他死后,其遗容被制成画像,挂在京城的大堂上,以纪念他的忠诚和正直。
大节忠臣不生,大名忠臣不死,千年遗恨付胥涛: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那些在乱世中保持节操、忠心耿耿的忠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因忠于国家而被害致死的忠臣的同情和惋惜。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体现了作者对忠臣的深深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涟这位忠臣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臣精神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世治时期的正义形象与世乱时期的邪恶形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历史变迁中的是非善恶标准。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那些在乱世中保持节操、忠心耿耿的忠臣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因忠于国家而被害致死的忠臣的同情和惋惜。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体现了作者对忠臣的深深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