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卒驱过铁马蹄,楼台海市烂如泥。
羡君避乱移家去,遥在沧波落日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哪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某句话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等。考生需要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作答。此题要求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以及“语言”。
(1)
“番卒驱过铁马蹄,楼台海市烂如泥”,首句写景起笔不凡,气势磅礴。诗人把眼前之景与想象中的异域风光相对比。“番卒”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一个“驱”字,写出了番卒们威风凛凛、气吞山河、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楼台海市烂如泥”,则写出了番卒们驱车经过之处,楼台倒坍,房屋毁坏,一片狼藉,如同泥泞的海市蜃楼一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番兵凶残蛮横,又写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
“羡君避乱移家去,遥在沧波落日西”。第二句紧承前一句而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看到番卒的凶残,想到自己家园的毁损,心中不禁羡慕友人杨倬卿躲避战乱,远离家乡,远走他乡,自己却不得不留在厦门,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哀伤之情。“遥在沧波落日西”,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诗人希望友人能够远离战乱,安居乐业,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番兵凶猛地驱车而过,楼台海市变成烂泥一堆。
我羡慕你躲避战乱迁移家园,现在只能远远地在沧海里眺望日落西山。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诗人在厦门避难时,写下这首诗,寄给远方的友人杨倬卿。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诗人以气势磅礴的笔法,写出了番兵凶猛、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铁蹄”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兵威猛强悍的特点。而“楼台海市烂如泥”一句,更是将诗人心中的震撼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人通过对番兵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诗的后两句是诗人自己的心声。诗人看到番卒的凶残,想到自己家园的毁损,心中不禁羡慕友人杨倬卿躲避战乱,远离家乡,远走他乡,自己却不得不留在厦门,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哀伤之情。“遥在沧波落日西”,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诗人希望友人能够远离战乱,安居乐业,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有力,富有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