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州之台蕲水东,江声千古环卑宫。
盘龙山高风落石,乾明岩断云回空。
地平天成岂苍水,九州四载疑玄熊。
朝宗于海自江汉,巍巍黻冕思神功。
【注释】
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
罗州之台:指古代罗州的禹庙台。
盘龙山高风落石:指盘龙山的高耸入云,风吹石头落下。
乾明岩断云回空:指乾明岩断裂后,云气缭绕在空中飘散。
地平天成岂苍水:指土地平坦,天空高远,难道是因为有苍水(长江)的存在。
九州四载疑玄熊:九州大地四年来都有怀疑是玄熊在作祟。
朝宗于海自江汉:指江河汇聚之处就是朝廷所在地。
巍巍黻冕思神功:指皇帝的服饰威武庄严,怀念神灵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以“蕲州”为题,描写了罗州的禹庙台、盘龙山、乾明岩等自然景观以及皇帝的服饰和对神灵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一、首联:描述了罗州禹庙台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首先提到了“盘龙山”,这座山非常高大,风力强劲,能将石头吹落。接着又提到了“乾明岩”,这里指的是一个断崖,云雾缭绕,仿佛是在空中回旋。这两个景观都描绘了罗州的壮丽景象。
二、颔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罗州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地平天成”形容地势平坦,天空高远;“岂苍水”则是指长江的水势浩大,仿佛是苍水(长江)在流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罗州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三、颈联: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这里提到了“九州四载疑玄熊”,意思是说自从九州大地有了皇帝以来,已经有四年时间了,人们都在怀疑是不是有一只玄色的大熊在作祟。这个疑问表达了人们对皇帝权威的质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四、尾联: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皇帝的服饰威武庄严,可以体现皇帝的威严和神圣。同时,他也不忘怀念神灵的功绩,认为皇帝应当感谢神灵对他的支持和保佑。
这首诗通过对罗州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