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宵风,昨宵雨,一花初开鹊传语。
楼高榻冷夜不眠,红烛艳艳光帘前。
长安道上车轮驶,只有半宵声暂止。
三更向尽横门开,枕上马蹄声已来。
注释:
澄怀园夜起作:在澄怀园夜里起床作的诗。澄怀园:作者所居的园林名。
前宵风:昨夜的风。
昨宵雨:昨夜的雨。
一花初开鹊传语:一朵花开,喜鹊传来消息。
楼高榻冷夜不眠,红烛艳艳光帘前:高楼之上,床上冰冷,夜不能寐,点燃了红烛,照耀着窗户的帘子。
长安道上车轮驶,只有半宵声暂止:长安路上,马车奔驰不停,只有半夜的声音才停止。
三更向尽横门开:三更时分,城门打开。
枕上马蹄声已来:枕头上,马蹄声已经响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花为喻,写其对生活的感受与追求。全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惆怅和无奈的情感。
首句“前宵风,昨宵雨”,点明了时间的推移,风和雨都已经成为过去。这两句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风雨无情,但诗人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这种坚韧的精神让人感动。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住所。“楼高榻冷夜不眠”,描绘出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他虽然身在高楼上,但心中却充满了寂寞和冷清。这种孤独感让人心生怜悯。
诗人又描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红烛艳艳光帘前”,这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红烛的光芒照亮了窗帘,给诗人带来了温暖和光明。然而,这美丽的景象并不能带给他满足和喜悦,反而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空虚。
再往下,诗人又提到了自己在长安路上的生活。“长安道上车轮驶,只有半宵声暂止”,这句诗描绘出了长安路上车水马龙的情景。但是,在这繁华的背后,诗人却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感受让人深感凄凉。
最后一句“三更向尽横门开,枕上马蹄声已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三更天的时候,城门已经打开,而诗人的枕头上也开始传来马蹄声。这声音仿佛在提醒着诗人,他所处的这个繁华世界是多么地喧嚣与热闹,而他却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孤独感和无奈感,让人感受到他的坚强和毅力。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