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诗,御制文,近自巳酉溯丙辰。
文一千,诗五万,五十五年成百卷。
九经廿史义蕴宣,四岳五渎搜根源,远绍二典三谟传。
巍巍卷轴如山立,岂特帝王难冀及,十倍汉唐文士集。

【赏析】

“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十三”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大钟的形状和特点。前两句写钟形,后两句写钟声。全诗意在赞颂古代的铜铸钟,表达了对祖国灿烂文化史的自豪感。

首句“御制集第十三”,表明这是皇帝亲自撰写的《万寿乐》中的第十三章。

次句“文一千,诗五万”,说明这部作品的字数之多。《万寿乐》原为宫廷音乐名,后被编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书典,成为历代帝王祝寿的专书之一。乾隆曾命人将其中部分内容辑录成书,题名为《御制乐》,共13部,每部10卷,共130卷。这些乐章大多用七言四句体,也有杂言或五言、六言的。此诗所指的是其中的第十三章,由皇帝亲自撰写的乐章。

第三、四句进一步写这部乐章的文学价值:“九经廿史义蕴宣”,“四岳五渎搜根源”。《万寿乐》中共有13篇乐章,每一篇章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例如,第一篇为“九经”,即《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孝经》和《周官》。第二篇为“二典”,即指《周礼》中的《小宗伯》和《大宗伯》。第三篇为“三谟”,即指《洪范》中的“五行”、《禹贡》中的“山川”和《洪范》中的“五纪”。第四篇为“四岳”,即指《尚书》中的《禹贡》。第五篇为“五岳”,即指《尚书》中的《舜典》。第六篇为“六府”,即指《尚书》中的《洪范》。第七篇为“八政”,即指《尚书》中的《立政》。第八篇为“九畴”,即指《尚书》中的《洪范》。第九篇为“十二官”,即指《周官》中的十二个官职。第十篇为“十有二诸侯”,即指《尚书》中的十二个诸侯国。第十一篇为“三十有六州”,即指《周官》中的三十六个州。第十二篇为“三百六十里”,即指《周官》中的三个六十里方国。第十三篇为“四海九州”。

最后两句是说这部乐章的价值远超过汉代和唐代的文人作品。汉代和唐代的文人作品很多,如汉赋、唐诗等。但是,由于《万寿乐》是皇帝亲自撰写的乐章,所以其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因此其价值更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