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居几日无情绪,雁尚未来春燕去。
城头乾鹊时一双,咒得芦花白如絮。
太函山人昼掩关,五客偶复游兹山。
丹丘南头碧潭左,一塔对窗如揖我。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太函山:
- 注释:“太函山”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名山,具体位置不详。这里可能是诗人用来象征或暗示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情感。
- 离居几日无情绪:
- 注释: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离开家乡或朋友后,因思念而变得忧郁的情感状态。
- 雁尚未来春燕去:
- 注释:这里的“雁”通常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迁徙的景象,“春燕”则可能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更新。诗人通过观察燕子的离去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渴望。
- 城头乾鹊时一双,咒得芦花白如絮:
- 注释:”乾鹊”是一种鸟,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象征吉祥和美好。”咒得芦花白如絮”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吉祥的象征如何被赋予新的意义,即通过祈祷或祝愿使原本普通的芦花变得洁白如絮,寓意着纯洁和美好。
- 太函山人昼掩关,五客偶复游兹山: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一位隐居者(太函山人)白天闭门不出的情景,以及五位客人偶然来到这座山上。这里的“五客”可能指的是五位来访的朋友,而“偶复游兹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重游此地的惊喜和感慨。
- 丹丘南头碧潭左,一塔对窗如揖我:
- 注释:这里的“丹丘”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点,或者是用来形容这个地方的美丽和神秘。“碧潭”则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水池,“一塔对窗如揖我”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站在窗户前,仿佛能感受到那座塔在向自己致意的画面。
译文
离居几日无情绪,雁尚未来春燕去。
城头乾鹊时一双,咒得芦花白如絮。
太函山人昼掩关,五客偶复游兹山。
丹丘南头碧潭左,一塔对窗如揖我。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季节更迭、友情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