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凡五里,路险客难到。
回厓视昏旦,绝顶突夕照。
高低皆万仞,山石时露窍。
昏鸦无树集,占此社公庙。
原北色已暝,原南赤如烧。
踪疲思托宿,地陷忽如窖。
明晨还屈指,卅里路森峭。
夜半呓语多,担夫时竞道。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夜宿许村”要求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夜宿许村”,“山行所见”。首句点明地点,交代诗的写作背景,为下文写景作铺垫。
第二句中“路险客难到”是全诗的关键句,也是全诗的中心句,诗人用“难”字将山路险峻之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句写“回厓视昏旦”,是说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崖上,看到天色昏暗,又看到天光逐渐明亮,这是一幅黄昏与黎明交替的画面,写出了山路的曲折蜿蜒。
第四句中“绝顶突夕照”是对第三句中“回厓视昏旦”的具体描写,突出了诗人在山巅看日落的情景。
第五六两句写“高低皆万仞”,是说山上的石头层层叠叠高耸入云;“山石时露窍”,是说山石上常常有孔洞露出来,这两句是写山上的地形特点;“占此社公庙”,是说这里有一个供奉土地神的庙宇,是写山民生活习俗。
最后六句写“原北色已暝,原南赤如烧”,意思是说:原野的北面已经黑下来了,而原野的南部还亮如烈火。这是写日落前后景色的不同。
第七八两句中“踪疲思托宿”,是说由于旅途劳顿,感到疲惫,于是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地陷忽如窖”,是说忽然间发现地面陷下去,像是个大坑,这里用了一个比喻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势险恶的特点。
第九十一句中“回眸望旧迹,但见青草长”,是说回头望去只见青草茂盛,说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这两句是作者抒发感慨之情。
最后二句“寐梦多颠倒,惊魂时暂开”,是说睡梦中常常做噩梦,有时还会暂时醒来,表现了旅途中的辛苦。
本诗通过对许村山势险峻、风景奇特和山民生活习俗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色彩斑斓的风景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答案】
【译文】
许村凡五里,路险客难到。
回厓视昏旦,绝顶突夕照。
高低皆万仞,山石时露窍。
昏鸦无树集,占此社公庙。
原北色已暝,原南赤如烧。
踪疲思托宿,地陷忽如窖。
明晨还屈指,卅里路森峭。
夜半呓语多,担夫时竞道。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旅途见闻的小诗。
前四句写许村道路险阻,山势陡峭。首句点明地点,交代诗的写作背景,是夜宿许村。次句写山路之险,三、四两句写山势的陡峻。
五至十一句写山中景物。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交代诗的写作背景。次句写回山之高,暮色苍茫,日落西山,天光渐明;第三句写登山顶后所见景象;第四句写山中之石层层叠叠;五句写山民生活习俗;第六句写山中地形特点;第七句写日出后山中景色;末句写山民劳累后的感想。
第十二句写夜宿山中的情形。尾联写山民劳累后的感想。
本诗通过对许村山势险峻、风景奇特和山民生活习俗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色彩斑斓的风景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