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左路偏赊,下直偷归日已斜。
好事却同钱庶子,五更双巷响雷车。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昆明湖左路偏赊,下直偷归日已斜。
这句诗描述了陈侍讲在昆明湖左路的地方,因为工作结束得较晚,天开始变黑时才回家的场景。“偏赊”意味着位置较为偏僻和偏远,而“偷归”则描绘了他匆忙地离开工作地点的情景。这里的景色是傍晚时分的昆明湖,天色渐暗,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显寂寞的氛围。
好事却同钱庶子,五更双巷响雷车。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快心情。这里的“好事”指的是愉快的聚会或是美好的事物,与“钱庶子”一起参与,意味着有值得高兴的事情或共同的美好时光。而“五更”指的是深夜时分,“双巷响雷车”则形容了一种热闹非凡、充满活力的场景,仿佛在夜色中听到了雷声般的声音,暗示了聚会的热烈和喧闹。
注释:
- 昆明湖左路(地名):昆明湖畔的一个区域,位置较为偏僻,远离市中心。
- 下直偷归日已斜(时间/动作):下班后匆忙离开工作环境。
- 钱庶子(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事,名字中的“钱”可能暗示其经济或地位。
- 五更(时间):夜深之时,凌晨时分。
- 双巷响雷车(场景描述):形容夜晚街道上的景象,充满了活力和声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晚上从办公室匆匆离开的场景,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忙碌与压力,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相聚时刻的珍惜。诗中的“昆明湖左路偏赊,下直偷归日已斜”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和时间描写,营造了一种孤独但又期待的氛围。而“好事却同钱庶子,五更双巷响雷车”则以轻松愉快的语气,结束了这一夜的故事。整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城市生活的一面,既反映了现代城市的快节奏,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