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已是学堂空,竞渡争看出郭东。
六角蒲葵三角黍,采丝穿就过天中。
【注释】
天中节:古代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天要赛龙舟。
初三已是学堂空,竞渡争看出郭(guò)东。
六角蒲葵三角黍,采丝穿就过天中。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是写端午节,诗人从节日的气氛入手。“初三”即初五,按习俗,初五要出城看热闹;但此诗中的“初三已是学堂空”,说明初五这天,学校已经开学了,因此人们不能外出观看龙舟竞赛;这就与上句的“竞渡争看出郭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颔联两句写端午的民俗活动。“六角蒲葵三角黍”指的是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有纪念屈原的意义;而“采丝穿就过天中”则指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把用五彩丝线编织成的小网兜挂在门上,用以驱邪避疫。这两句描写了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挂彩网的景象。
末联两句写端午的风俗,端午时人们还要佩戴香囊,这是古人为了辟邪防虫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端午节那天看到的景象,表现了端午时民间风俗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