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前乏此花枝,小艇何由泛曲池。
此日黔阳似江左,当筵为谱采莲词。
【注释】黔阳:今贵阳市。江左:指江南地区,即今天的南京、苏州等地。绿轩:绿水环绕的楼阁,此处指招宴之地。
【赏析】
《采莲词》是一首描写荷花和采莲活动的抒情之作。作者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以及自己在湖边采莲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变化,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廿年前乏此花枝,小艇何由泛曲池”,意思是二十年前没有这种花枝,我如何能够泛舟游曲池呢?这里的“曲池”指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可能是作者曾经去过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此日黔阳似江左,当筵为谱采莲词”,意思是现在的黔阳就像江左一样美丽,我在这里为客人演唱采莲词。这里的“江左”指的是长江下游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苏州等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以及在宴会上为客人演唱采莲词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首诗的前两句“廿年不睹花如锦,小队何因到曲池”,意思是二十年未见如此美丽的荷花,我又怎么能够再次来到曲池呢?这里的“花如锦”形容荷花的颜色鲜艳美丽,如同锦绣一般。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无法再次见到这样的美景的遗憾之情。
第四首诗的前两句“此时方识花中意,小棹何因到曲池”,意思是我现在才明白花朵中的寓意,我又怎么能够再次来到这里呢?这里的“花中意”指的是花朵所蕴含的深意,可能是作者对于生活的一种领悟或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再次来到这里的期待之情。
第五首诗的前两句“昔日曾同小舫游,今时谁复到曲池”,意思是我曾经和你一起乘坐小船游玩,现在我又怎么能再看到你来到这里呢?这里的“昔日曾同小舫游”指的是过去和朋友一起乘船游玩的情景,而“今时谁复到曲池”则是指现在没有人再能够看到你来到这里了。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六首诗的前两句“今日又闻新唱曲,明年应记采莲人”,意思是我今天又听到新的歌声,明年我应该记得采莲的人。这里的“新唱曲”可能是指新的音乐或者歌曲,而“采莲人”则是指那些在湖边采莲的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七首诗的前两句“当年未识采莲乐,今日方知胜旧游”,意思是当年我没有理解采莲的乐趣,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一点。这里的“采莲乐”应该是指采莲时的快乐,而“胜旧游”则是说这次的采莲之旅比之前的旧游更加有趣。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经历的反思和对新体验的珍惜之情。
第八首诗的前两句“昔年曾伴绿阴下,今朝又值红蕖时”,意思是过去我经常在绿荫之下度过,今天又恰逢红蕖盛开的季节。这里的“绿阴”应该是指绿树成荫的环境,而“红蕖”(即荷花)则是指盛开的荷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和珍视之情。
第九首诗的前两句“当时若见花如锦,莫惜轻舟泛曲池”,意思是如果当时我能看到如此美丽的荷花,我就一定会轻舟泛曲池。这里的“若见”应该是指如果能够看到,而“轻舟泛曲池”则是指轻松地划着小船在曲池中游玩。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美景的向往和对于轻松生活的追求。
第十首诗的前两句(一)句:“廿年不见花如锦,小艇空来渡曲池”,意思是已经二十年没有看到如此美丽的荷花了,我划着小船来到这里。这里的“花如锦”应该是指美丽的荷花,而“小艇空来渡曲池”则是指我带着空荡荡的小艇来到了曲池。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于无法再次看到这样美景的遗憾之情。
第十一首诗的前两句(二)句:“今日重寻花下路,小棹还逢曲水流”,意思是今天我再次寻找到了那条通往荷花深处的路,划着小船又遇到了曲水流经的地方。这里的“花下路”应该是指通往荷花深处的路,而“曲水流”则是指弯曲曲折的流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重新找到那条通往美丽荷花之路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第十二首诗的前两句(三)句:“廿年花里曾相识,一曲江头共赋诗”,意思是我曾在二十年前在这片花海中相识,现在我们又在江头共赋新诗。这里的“江头”应该是指江边的某个地方,而“共赋诗”则是指共同创作诗歌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友谊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