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赤棒肯拦遮,齐放游人入使衙。
怪底鹭丝无立处,压波人影黑于鸦。

【注释】

十六 :农历每月的第六天,古代以干支纪日。

廉使开阳 :指唐宪宗时的崔群为黔中观察使时,在贵州开阳县修建了开元寺(今开阳县老城南门外)。

冯巡抚光熊万方伯宁吴超尼堪什(即“冯抚”、“万方”、“宁吴”、“尼堪”等)张继辛三观察 :都是作者的朋友和同僚。

绿轩 :指作者在贵阳府署中的书房名。

绿轩赏荷即席 :指在绿轩中设酒席赏荷花。

采莲词十二首 :作者写的《采莲词》共十二首,这里选其中第一首。

其三 :指第三首《采莲词》。

【译文】

门前有一根红棒子,阻拦着游人进入官府衙署。

奇怪,那鹭鸶丝般的柳丝,没有一株立在岸边。

水波中的影子压得比飞鸟还要沉重,比乌鸦还要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贵阳府署里宴请友人观赏荷花时所写,共十二首,这里选其中的一首。

开头两句“门前赤棒肯拦遮,齐放游人入使衙。”写宾客们来到主人家门前,被门边挂着的红色大棒挡住了。“门前”二字交代了场景,“赤棒”二字则点出了这是端午节前的一个日子(端午节前一日是夏历五月初一,这一天要挂菖蒲、艾叶于门上,用彩线穿连成索戴在小孩身上,以驱邪避瘟),“肯拦遮”三个字写出了客人对这种风俗的不理解。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下面两句“怪底鹭丝无立足,压波人影黑于鸦”则是从侧面烘托出端午的气氛。端午节这天,人们会用五彩线缠在儿童手臂上,以期健康成长。而端午这天,又是屈原投江的日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也不忘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于是便有人折下柳枝,插在家中或门外,以驱邪避瘟,同时寄托了对屈原的哀思。但此时正值盛夏时节,柳枝又多生长在水边的河堤上,因此,当这些柳枝随风飘落时,就犹如一条条绿色的长带子,横亘在水面之上,把水中的鱼儿都罩住了。这自然引起了人的好奇,为什么柳枝能这样神奇呢?原来,柳枝上的柳絮在飘动的时候,就像一片片羽毛一样,轻飘飘地落在水中,而那些被柳枝遮住的水面上的倒影,就仿佛柳絮一般,因此也就使人感到十分新奇了。而那些柳絮落在水面上的倒影,由于被阳光照射着,又显得格外明亮,就像是无数只黑色的乌鸦一样。这两句诗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整首诗写端午节那天,作者与朋友们在绿轩中饮酒赏荷花时,见那些柳枝垂在水面上的倒影,觉得十分新奇有趣,便作了以上四句诗描写出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