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幽径几家通,径转偏怜曲似弓。
携得纸灯何处去,石榴厅北捉秋虫。

南楼忆旧诗四十首 其二十九

一条幽径几家通,径转偏怜曲似弓。携得纸灯何处去,石榴厅北捉秋虫。

译文:

一条蜿蜒的小径连接着几个家庭,当小径转向时,我不禁偏爱于它弯曲的形态犹如一把弓。携带着纸制的灯笼,我寻找着前往的方向,最终到达了石榴厅的北面,捉起了秋天的虫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散步时所见到的一幕。诗人通过“一条幽径几家通”开篇,便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这里的“幽径”指的是一条隐秘而宁静的小径,它穿过几户人家,与外界隔绝。诗人用“几家通”来形容这一景象,既表达了小径的曲折迂回,也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宁静。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诗中以“径转偏怜曲似弓”作为过渡,进一步描绘了小径的变化。当小径转弯时,诗人发现它的形态如同弯月般优美,这既是对小径形状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携得纸灯何处去,石榴厅北捉秋虫”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晚散步过程中的具体经历。他手持纸灯,寻找着前往的方向,最终来到了石榴厅的北面,捉起了秋天的虫子。这里的“纸灯”象征着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捉秋虫”则寓意着他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乐趣。通过这两句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渴求,也能够体会到他在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愉悦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一条幽径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平淡的赞美。同时,通过夜晚散步的经历,诗人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田园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