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平生志业虚,劳劳踪迹五旬馀。
东西竖亥行将遍,才得蜗牛一角居。

【注释】

近筑西圃将次落成偶赋八截句 其八

屈:弯曲。指:指向,引伸为“计算”,这里指算来算去。五旬:五十年。

竖亥:古代对北斗星斗柄指向斗魁的称呼。《史记•天官书》有“东宫苍龙,北宫玄武,西宫白虎,南宫朱鸟”。《汉书•天文志》作“斗建于寅,则天纲地纪,名位定矣。”注:“寅者,木也,东方之宿也,东方木王,故谓之东宫。”后以喻天子,帝王。又引申为帝王统治天下。《庄子•徐无鬼》云:“帝之待我,尽善矣,而不吾令,待我而后可用。”宋张载《语录上》:“人君当法天,法地而与之立。天高而道远,所以能卑而尊。夫帝者,体乎天地,故称天王;王者,体乎万物,故称大王。然非自谓也,乃天下之公号也。”后因以“帝”指帝王。

才得蜗牛一角居:意谓虽然劳碌奔波,终究只占得一席之地。蜗牛:爬行动物,形如甲壳虫。多生活在湿润的地方。

【赏析】

此为诗人晚年所作,时已六十六岁。据诗题“近筑西圃将次落成偶赋八绝句”可知是西园建成后,诗人在园中闲坐,一时兴起而作。全诗抒发了诗人晚年虽功业未就,仍勤勉不倦,且欲与天地并立之意,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首句“屈指平生志业虚”,言诗人平素的志愿、抱负都是虚空的,并无实际可指的。“屈指”即用手指计数。语出《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管辂)少孤贫,事师焦先,焦先奇其才而教之以道术……辂每行步辄顾视其足,或履地皆数寸所起,及升堂讲堂,履地亦数寸所起,焦先知其非常人也。乃试问之曰:‘卿视吾趾上白文若何?’辂答曰:‘文似龟兹国工龟兹乐所处国土也。’焦先曰:‘然则卿家世何如?’辂曰:‘家本清河大姓。’”此言诗人一生志向空谈,无实际成就。“虚”字点明了诗人的生平志向都虚无飘渺,毫无实际可指,表达了作者对此的不满。

第二句“劳劳踪迹五旬馀”,言诗人一生奔波劳碌,已经五十年有余了。“劳劳足迹”,形容奔走忙碌,足迹遍于各地。“五旬”即五十年。此句承上启下,由上一句的虚无缥缈的志向转入下文具体的行动。

第三句“东西竖亥行将遍”,言诗人奔波劳碌,东西南北四方都走遍了。“东西竖亥”,即东西南北,泛指南北方。古人把北斗星斗柄指向斗魁叫“东宫”,其余依次为“西宫”、“南宫”、“北宫”,合称“三垣”。《左传•昭公元年》:“郑伯始朝诸侯于申,见子产之顺者,与之馆。问其行,曰:‘子将若之何?’子产对曰:‘初有国家,惧德之不立而祸心之不一,是以设备,以待不虞者也。今将往,是寡人之望也;及其在此也,以待宗庙社稷,以和诸侯,以庇民人之产业者也。’”后因以“东西竖亥”比喻四方。“行将遍”意谓诗人四处奔波劳碌,几乎走遍四方。

末句“才得蜗牛一角居”,言诗人虽然劳碌奔波,终究只占得一席之地。“蜗牛”即蜗牛科动物。多生活在湿地。形如甲壳,头小尾大。前肢特化,善于缩进壳内。足部有腹足一对。喜湿怕光,昼息夜出,以植物性物质为主要食物。此处用蜗牛比喻自己,意示诗人虽然努力奔波,但终未能有所获,只能蜗居一角。

诗人早年志向高远,但仕途坎坷,屡遭挫折,晚年更是身陷囹圄,壮志难酬,因此心中难免抑郁苦闷。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诗人以虚写实,借蜗牛自比,既表现了自己的不甘寂寞,更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