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池边踏月回,群花妒影不曾开。
何应三百神仙侣,总学刘祯平视来。
梦游仙诗三十二首其二十五,“王母池边踏月回,群花妒影不曾开。何应三百神仙侣,总学刘祯平视来。”。
这句诗描绘了王母池畔的夜晚景象。月光下,诗人踏步于王母池边,周围的花朵因他的出现而黯然失色。这里的王母池,不仅是地理上的一处景点,更象征着某种精神或情感的归宿之地。诗人通过在这样一个场景中行走,象征性地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群花妒影不曾开”进一步强调了一种对比:虽然花儿们争艳斗丽,但诗人的身影却如月光一般清冽,无人能与之比拟。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超然与高洁。
“何应三百神仙侣,总学刘祯平视来。”这两句诗引入了神仙的概念,将诗人与三百位神仙并列,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地位和追求。同时,“总学刘祯平视来”可能指的是诗人效仿古代贤者刘祯,以平等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这样的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道德修养,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人和贤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艺术的佳作,更是对人生和世界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