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词人最擅场,卷中亦复唱伊凉。
通天台下曾三过,怪底新篇压沈郎。
诗名:《题孙文学韶行卷后即送至浙江幕府 其一》
江左词人最擅场,卷中亦复唱伊凉。
通天台下曾三过,怪底新篇压沈郎。
【注释解读】
- 江左词人:此处指孙文学,孙文学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以其词作而闻名。
- 唱伊凉:指孙文学在词坛上的表现,具有很高的才华和声望。
- 通天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古代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地方。
- 三过:表示多次经过,强调了孙文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沈郎:沈约,南朝宋诗人、文学家,与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以诗歌和文章著称,但在此诗中,“沈郎”可能暗指沈约或与之相关的角色,表达了对孙文学才能的赞赏。
【翻译】
在江左(即江南地区),词人的才华最为突出,孙文学的词卷中也唱出了令人难忘的伊凉之音。他不仅多次经过通天台,还因为新的词篇而压倒了沈约这样的大才子。
【赏析】
《题孙文学韶行卷后即送至浙江幕府 其一》这首诗通过赞美孙文学在词坛上的杰出表现及其作品的影响力,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敬意。全诗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孙文学经历的描述以及其在词坛地位的肯定,展现了一个时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特别是最后一句,“怪底新篇压沈郎”,不仅是对孙文学个人才华的认可,也是对整个词坛历史的回顾和总结,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和对文化遗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