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携铁杖游林屋,此事如今及卅春。
蝙蝠窍中时见日,蛟龙堆里不逢人。
竹笼贮火惊穿穴,石墨留名记隔尘。
便欲办鞋三百两,径从山胁上昆仑。

注释:

我带着铁杖游林屋,这件事现在已到三十岁了。

蝙蝠的洞口时常能看见日光,蛟龙堆里没有遇见人。

竹笼里的火把吓坏了穿洞的小虫,用石墨留名记下隔尘的事。

就想办鞋三百两,径直从山的一侧上昆仑。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铁杖、竹笼、石墨等为题咏物,借物抒情,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抒发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忧虑。

首句“我携铁杖游林屋”中的“林屋”指山林中的茅屋,这里指诗人的住处,也暗指他的隐居之处。“携铁杖”,表示他决心要出世,不问世事。“游林屋”则是他出世的决心,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此事如今及卅春”中的“卅春”是指三十个春秋,也就是三十年,诗人感慨自己已经过了壮年,却还一事无成。

第二句“蝙蝠窍中时见日,蛟龙堆里不逢人”中的“蝙蝠窍”、“蛟龙堆”都是用来比喻隐居之地。这里的蝙蝠窟窿里偶尔能看到一缕阳光,蛟龙堆里却很少见到有人。这两句是说,尽管隐居的地方环境幽雅,却很少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与世隔绝。

接下来两句“竹笼贮火惊穿穴,石墨留名记隔尘”中的“竹笼贮火”指的是在竹笼里点燃火种,以供夜间照明,这里的火种象征着希望。而“石墨留名”则意味着用石墨刻记自己的事迹,以示纪念。这两句是说,尽管隐居的地方环境幽雅,但是为了生活,还需要用火,需要留下一些痕迹。

最后两句“便欲办鞋三百两,径从山胁上昆仑”中的“办鞋”指的是购买鞋子,这里的鞋子是为了下山用的。而“昆仑”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座神山。这两句是说,虽然已经准备下山,但是仍然想办鞋三百两,以便下山。这两句是说他依然关注世事,依然关心国家大事。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担忧和对社会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