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西风扑面吹,蒙蒙尚有柳丝垂。
鸠方逐妇天偏霁,马到安姑路转危。
渴思乍拈篱畔橘,闲心还读道旁碑。
山程红烛谁相迓,却喜前村月半规。
安南郡的姑苏城,几日西风扑面吹,蒙蒙细雨中,柳丝还垂挂着。
鸠鸟正逐妇归来时,天边已见霁色初露,马儿奔向姑苏路转危。
口渴之时,我忽然拈起篱畔的橘,闲心还读着道旁碑。
山路上红烛谁相迎送?却喜欢前村月亮半规,照得满街都明。
几日西风扑面吹,蒙蒙尚有柳丝垂。
鸠方逐妇天偏霁,马到安姑路转危。
渴思乍拈篱畔橘,闲心还读道旁碑。
山程红烛谁相迓,却喜前村月半规。
安南郡的姑苏城,几日西风扑面吹,蒙蒙细雨中,柳丝还垂挂着。
鸠鸟正逐妇归来时,天边已见霁色初露,马儿奔向姑苏路转危。
口渴之时,我忽然拈起篱畔的橘,闲心还读着道旁碑。
山路上红烛谁相迎送?却喜欢前村月亮半规,照得满街都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南笼试院即事 衙斋高处逼浮屠,天半楼台落日孤。 云气大都红似火,居人多半黑于乌。 城隅尚隔三层岭,树杪惊看四出途。 也识搏㺜饶瘴厉,怕从直北展舆图。 注释:衙斋:指官署的书房。阁:这里指寺庙。 译文: 衙斋(官府的书房)高高地位于寺庙之上,天空中的楼台在夕阳下显得十分孤单。 云气大多呈现红色,就像火焰一样;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则大多皮肤黝黑如同乌鸦。 城墙的尽头还有三层山岭相隔,站在树上向下望去
【注释】 南笼:地名。 新城道中:指从南笼到新城的道路中。病酒:生病喝酒。 才了:刚刚结束。平:平静,平稳。望欲迷:看着山峦好像要迷糊了。 渴马:口渴的马。野水:野外的水源。 闲禽:悠闲的鸟。展翅:展开翅膀。曝(pù)山泥:把鸟巢暴露在泥土里,比喻病卧。 节临长至犹馀燠(yù):节气已至立秋,天气还暖和。长至,即立秋。犹馀燠,还有余热。 天入南荒渐觉低:天空进入了南部的边远地区,显得渐渐低矮了。
【译文】 小病初愈偶然自思念,料想不及少年时光。 酒能忤客应先减,墨欲磨人渐不支。 妇解药方参服药,儿通选学付钞诗。 君亲一例酬难尽,闲处斋心懔四知。 【注释】 1. 小病:指身体不适或疾病初愈。 2. 料应不及:估计不如。 3. 忤客:冒犯客人。 4. 参服食:指服用药物。 5. 通选学:指学习经典文学。 6. 付钞诗:指写诗作文。 7. 君亲:指父母或尊长。 8. 斋心:指清心寡欲。 9.
注释: 九日偕富尚书纲冯侍郎光熊重至甲秀楼登高 菊巳衰黄柳尚青,更寻芳杜出前汀。 殊方再值重阳日,候馆欣联五使星。 诸葛庙旁开石舫,伏波滩畔访金铭。 惟公志业差无愧,十五年来边徼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借对甲秀楼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和马援等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菊巳衰黄柳尚青,更寻芳杜出前汀。”这句话描述了菊花已经凋谢而柳树却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半程:一程为三十里。卌(zhōu):六十,半程即走六十里。沙砾:指山中沙石。雄黄:一种矿物,黄色。出穴:从洞中冒出。百虫:各种小动物。牡丹:牡丹花,又称“国色天香”。压阑:挡住栏杆。群卉:各种花草。韬采:掩盖光彩。天顶:山峰的顶端。若手:像手一样。握云拖蓝:形容峰顶如云似雾。相携:相伴。活火:指燃烧的木材或柴火。欲烹茗:想要烹煮茶水。却:反而。有死谷:有险恶的山谷。邀停骖
宿路团行馆 使节遥从柳外村,一间茅屋侣鸡豚。 妖禽入树花先颤,薄雾吞帘镜亦昏。 吹梦夜风寒有影,接天春水月无痕。 柴扉莫谓谁来款,宵半惊雷欲劈门。 【注释】 宿路:过夜的地方。团行馆:指驿站。 使节:使臣。柳外村:村落靠近柳树的外面。 间(jiàn):空隙。茅屋:用草和木头搭建的简陋房子。侣:相伴。鸡豚:家禽家畜。 妖禽:奇异的鸟兽。花先颤:花朵在风中颤抖。 薄雾:淡淡的雾气。吞:笼罩。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