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郎君入抱时,传经近复课佳儿。
古梅似向闲人揖,旧事都应老鹤知。
墩割一隅埋谢傅,锦留五色付丘迟。
谈深红烛全销焰,门外三更雨若丝。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高启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和对他们才华的认可。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注释:
- 十一月二十一日消寒第三集:这是诗的题目,指的是作者在十一月的某一天参加了一个聚会,主题为“消寒”。
- 胡户部稷昆仲邀同孙兵备星衍冒雨至小仓山房探梅并留饮:胡户部、胡稷兄弟邀请孙兵备、孙星衍等人冒雨来到小仓山房探梅并留饮。
- 曾见郎君入抱时:曾见过你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这里指作者的孩子或孙子。
- 传经近复课佳儿:教授经书,最近又教好了优秀的儿子。
- 古梅似向闲人揖:古梅好像在向过路人作揖。
- 旧事都应老鹤知:过去的事情都让老鹰知道。
- 墩割一隅埋谢傅:用一块石头挖出一个角落来埋葬谢安石的儿子谢玄。
- 锦留五色付丘迟:用五彩丝线织成锦缎赠给丘迟。
- 谈深红烛全销焰:谈话时深红色的蜡烛完全熄灭了火焰。
- 门外三更雨若丝:外面的大雨像细丝一样。
译文:
我曾在见到你儿子出生时,传授经书,最近又教好了一个优秀的儿子。
古梅好像在向过路人作揖,过去的事情都让老鹰知道。
用一块石头挖出一个角落来埋葬谢安石的儿子谢玄。
用五彩丝线织成锦缎赠给丘迟。
谈论时深红色的蜡烛完全熄灭了火焰。
外面大雨如细丝一般。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传经”、“古梅”、“墩割”、“锦留”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