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重望出遐陬,六诏人文第一流。
作史旧曾居柱下,建言频见伏螭头。
鹰从鸠化心仍恕,蓬自麻生节亦遒。
我是庾公楼上客,弹章传到亦生愁。
【注释】
①三友人:钱沣的朋友。遗札:遗留下的书信。通政司副使:官名,主管民政和刑律的长官。
②遐陬(zōu):远方的角落。
③六诏:云南六个州府,即云南、大理、建昌、开南、曲靖和楚雄。
④作史:编史。柱下:指孔子,古代儒者称孔门弟子为“柱下”之臣。
⑤鹰从鸠化:比喻人改邪归正。心仍恕:内心仍然宽恕。
⑥蓬自麻生:比喻人节操高洁。
⑦庾公楼:晋代庾亮的故居。楼上客:指诗人自己。弹章传到亦生愁:指收到朋友的信后感到忧愁。
译文
早年就受到人们的敬重,你出仕的地方遥远偏僻,你是六诏地区的文才第一流人物。
在编撰史书时曾居于庙堂之中,经常向皇帝进言,你被皇帝多次召见并当面询问政事。
你像从前一样能从恶如流,而你的节操依然高尚挺拔;我虽然不是庾亮那样的贤人却也能做他的客人,接到他的来信也会感到忧虑不安。
赏析
此诗是作者收到朋友的书信之后写的一首七绝。
首联两句,点出自己的远地僻乡出身,并突出自己文才出众,这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当时,科举制度已经形成,各地士子纷纷进京赶考,以期一展鸿图,但往往因举子众多而落第,或中举后又屡试不中,只能屈居小官。而作者却是例外,不仅一举成名,而且被选为通政司副使,这说明他有着过人的才华与能力。
颔联两句,写自己曾在朝廷任职的经历。当时,作者在京城任御史中丞,由于正直敢谏,得罪了权贵,结果被贬到地方上任职。这两句也说明,作者在朝廷中曾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颈联两句,写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转变。作者曾担任过御史中丞这样的要职,也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黜,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对自己曾经有过的政治生涯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憧憬。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即权力斗争激烈,个人命运难以把握。
尾联两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作者与朋友分别多年未曾相见,如今终于收到了他们寄来的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忧伤之感。这也说明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彼此牵挂着对方的命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心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