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几案整精神,训诂方舆勘较真。
于世已疑成弃物,此经未愧号功臣。
时将古意参前哲,不肯多端误后人。
红豆一株今在否,莫教嘉种化为薪。
“频年几案整精神,训诂方舆勘较真。于世已疑成弃物,此经未愧号功臣。时将古意参前哲,不肯多端误后人。红豆一株今在否,莫教嘉种化为薪。”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洪亮吉的《偶题一律》。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频年几案整精神,训诂方舆勘较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长时间专注于研究《左传》和地理知识的决心和专注。
- “于世已疑成弃物,此经未愧号功臣。”:这里的“于世已疑”表明外界可能已经对此书的价值产生了质疑;而诗中的“未愧号功臣”则表示尽管有这些质疑,但作者仍然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就像是一个功臣一样。
- “时将古意参前哲,不肯多端误后人。”:这表明作者愿意借鉴古人的智慧,同时也不愿意因为他人的错误而误导后人。
- “红豆一株今在否,莫教嘉种化为薪。”:这句诗中的“红豆一株”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或象征,而“今在否”表示这种植物现在是否还在?如果是的话,那不应该让它被误用为燃料;如果不是,那就更不应该。这里的“莫教嘉种化为薪”强调了珍视和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即使它们原本是为了其他目的(如食物)而被种植的。
这首诗不仅传达了作者对古籍研究的认真态度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也提出了关于知识和资源的合理使用的深刻见解。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展示了他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对未来世代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