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东川守,骑驴过百城。
书仍寄旁午,地未塞夷庚。
启事人先悚,登坛众尽惊。
巴渝兵火地,何以慰疲氓。
【注释】
寄石太守韫玉:寄石,地名。韫玉,指人名。
闻说东川守,骑驴过百城。
闻说东川守,指诗人听说石韫玉曾任东川太守,骑驴经过许多城镇。
书仍寄旁午,地未塞夷庚。
书仍寄旁午,指石韫玉在任职期间仍与友人书信往来。地未塞夷庚,指石韫玉治理的地方还没有完全恢复和平安定。
启事人先悚,登坛众尽惊。
启事人先悚,指石韫玉在处理事务时,人们感到惊讶和不安。登坛众尽惊,指石韫玉在祭祀神灵时,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
巴渝兵火地,何以慰疲氓。
巴渝兵火地,指石韫玉所治理的巴渝地区曾经遭受战争的破坏。何以慰疲氓,指石韫玉如何抚慰疲惫的百姓。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怀念好友石韫玉而作。石韫玉曾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任东川太守,因战乱流离,于上元二年(761年)弃官归乡隐居于成都草堂。杜甫于上元二年(762年)至成都拜访石韫玉,得知石韫玉已去世,遂赋此诗以悼念之。
首联“闻说东川守,骑驴过百城”,起笔突兀,直插主题。石韫玉任东川太守期间,曾“骑驴过百城”,意谓石韫玉曾骑马经过许多城镇。
颔联“书仍寄旁午,地未塞夷庚”,紧承首联,进一步渲染了石韫玉治理地方的艰辛。石韫玉在任职期间,仍然与朋友书信往来,而治理的地方还没有完全恢复和平安定。
颈联“启事人先悚,登坛众尽惊”,描绘了石韫玉在处理事务时,人们的惊讶和不安。他在祭神仪式中,众人都感到惊讶。
尾联“巴渝兵火地,何以慰疲氓”,表达了作者对石韫玉去世的哀思。石韫玉所治理的巴渝地区曾经遭受战争的破坏,他如何抚慰疲惫的百姓呢?
此诗以叙事为主,通过叙述石韫玉的经历,展现了他对百姓的关爱以及他的英勇无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石韫玉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