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能聚米,上蔡亦监仓。
移作摊书地,真成避客方。
水泉朝瀹茗,石鼎夜焚香。
落月诸峰好,玲珑影上床。

范公子学敏读书仓廨索题

伏波能聚米,上蔡亦监仓。

移作摊书地,真成避客方。

水泉朝瀹茗,石鼎夜焚香。

落月诸峰好,玲珑影上床。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句:“范公子学敏读书仓廨索题”

  • 解析:这句话描述了范公子学习敏在仓库(即官府的粮仓)中读书的场景。“仓廨”指的是官府或官府中的建筑,这里特指粮食仓库。”学敏”是姓和名的结合,可能是范学的字辈,”读书”则表示他在读书。

2. 第二句:“伏波能聚米,上蔡亦监仓。”

  • 解析:这句引用了历史人物的典故。伏波是指古代名将马援,他以善于屯田积谷而著称;上蔡县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后汉书·循吏传》中提到的王景,他在任上蔡县令时,因治理有方,得到皇帝赏赐。这里用“能聚米”暗喻范学敏的才能和智慧。

3. 第三句:“移作摊书地,真成避客方。”

  • 解析:这句话表明了范学敏将仓库改造为读书的地方,使其成为学习的场所,从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前来避难。这里的“避客方”意指一个可以避开世俗喧嚣、专心学问的地方。

4. 第四句:“水泉朝瀹茗,石鼎夜焚香。”

  • 解析:描述了书房里的日常活动。早晨用水泉水煮茶,傍晚则用石头制成的大锅煮香。这反映了书房生活的雅致和静谧。

5. 第五句:“落月诸峰好,玲珑影上床。”

  • 解析:这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洒在山峦之上,树木若隐若现,如同玲珑的物体倒映在床前。这是对夜晚书房美景的一种生动描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范学敏在仓库改造为书房的描写,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赞赏。同时,通过对比古代名人的屯田故事和现代读书人的生活,展现了一种跨越时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氛围。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不失文人雅士的书卷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